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B: 清晨,我舒展腰肢迎接朝阳;傍晚,我低首垂眉送别夕阳。 C: 毛主席按动电钮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D: “可……就剩半小时啊!”他嘟囔着:“半小时根本不可能写完。” |
2、[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B: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C: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D: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
3、[查看原题]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寇 山涧 预定 俭要 B: 就位 沸滕 协商 坦克 C: 汇集 一致 高朝 语调 D: 次序 奋战 攀登 雹子 |
4、[查看原题]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驰骋(chéng) B: 尴尬(gǎ) C: 仆人(pú) D: 戛然而止(gá) |
5、[查看原题] 关于《童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故事讲述的是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吋期的童年生活。 B: 阿廖沙在慈祥的外祖母、乐观的小茨冈和忠厚老实的格里高利等人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 C: 阿廖沙的舅舅粗野自私,经常毒打孩子们,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 D: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 |
1、[查看原题] 我是拼音小能手
| ||||||||||||||||
2、[查看原题] 细细品味,学会表达。 ( 1 )“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________的心情。 ( 2 )“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字形象地再现了________。 | ||||||||||||||||
3、[查看原题] 照样子写词语。 ( 1 )自言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缝缝补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行色匆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查看原题] 巧填关联词。 ( 1 )地球的资源________上帝的恩赐,________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 2 )________这些设想能够实现,________是遥远的事情。 ( 3 )________地球被破坏了,我们________会别无去处。 ( 4 )我们________要好好保护地球,________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
1、[查看原题] 美丽江南——《江南春》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②____________。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④____________。 ( 1 )补充诗句。( 2 )这首诗第_______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______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份迷离的美。(填序号) ( 3 )第①②句从________觉、_______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酒旗招展的景象。 ( 4 )“________”和“________”二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 ( 5 )第①②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第③④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 6 )为了突出江南春色,作者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赞美了________。( 7 )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
2、[查看原题]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__。( 2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砸 锅
生活中,事儿没办好叫“砸锅”。人们为什么这么说,“砸锅”最初指的是什么,它是因何而来?
“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戏曲界的行话。在戏曲表演中,经常出现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的现象,人们称这种现象为“两下锅”或“三下锅”。这里的“两”和“三”指的是两种、三种;“锅”自然指的是戏曲。“两下锅”“三下锅”指的就是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表演形式。采取这种演出方式,并不是说各种戏曲杂糅在一出戏中演出,而是各戏种独立出演,保持自身戏曲风格,同台不同戏。通过这种形式,曲艺艺人们可以相互吸收借鉴其他戏曲流派的表演长处,完善自身戏曲的不足。
不同于上述表演形式,戏曲界还有另外一种“两下锅”。它是将两种戏剧风格融为一场戏剧中,即同一出戏剧中,前半场用一种曲风演出,后半场用另一种曲风演出。像这样的“两下锅”比较有名的戏曲有:京派名家梅葆玖与豫剧名家马金凤合演的《穆桂英挂帅》;京剧艺术家杨春霞与昆派艺术家蔡正仁合演的《桃花扇》;京派李宏图和汉剧李仙花合演的《蝴蝶梦》等。这种演出形式并不常见。
随着曲艺被广大国人接受,戏曲行业的一些行话也在大众中流传开来。“砸锅"开始指戏剧演出不成功,戏曲演员被观众喝倒彩,后渐渐引申为做事情失败。如今,人们早已经淡化了它在戏曲中的内涵,而专指事情办砸。
(选自《图解国学知识 全新图解版》)
( 1 )在横线上填上不同的量词。一________戏 一________戏 一________戏
( 2 )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 3 )“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指________,现在专指________。语文书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时髦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个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么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a、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邀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了5个春秋。你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懂得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啊,我爱的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
( 1 )按“我爱语文书”,“我感谢语文书”,“我个心觉着的语文书”三个意思,在文中“//”分段。①形容器物的小而精巧。________ ②形常连续不断。________
( 4 )写出一处写语文书作用的句子。①借物抒情 ②借物喻理 ③借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