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对比《桥》和《在柏林》,它们有哪些相同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都是小小说。 B: 都是最亲的人死去。 C: 都注意设计悬念,结局都是出人意料。 D: 都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
2、[查看原题] 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方法。读下面的句子,填入下方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自从有了书籍,就有了读书方法。梁启超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必会抄录或做笔记,这种________的办法虽然笨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却总也离不了;陈寅恪读书非常广泛,几乎无书不读,他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眉上,这种________的方法使他成为“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胡适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种________的读书方法适用于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朱自清则主张________,特别推崇姚鼐“放声疾读,久之自悟”的读书方法。 A: 博览 质疑 诵读 精读 B: 精读 博览 质疑 诵读 C: 诵读 精读 博览 质疑 D: 质疑 诵读 精读 博览 |
3、[查看原题] 下面加点罕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盘踞(jù) B: 肆虐(nuè) C: 擎天(qíng) D: 铁锹(qiāo) |
4、[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生活中不缺少美,关键是要善于发现。 B: 通过刻苦努力,使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C: 《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 D: 对于未来,我充满希望。 |
5、[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下划线字的字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àn)染,不用墨线钩勒(l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B: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jiāo),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dǎo)。 C: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样浑浊笨拙(zhuō)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cēn cī)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D: 我饮着朝霞酿(niàng)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zhuàn)、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
1、[查看原题] 选择正确的读音。 撮______cuō zuǐ嘴 亲昵______mì nì 滇______zhèn diān池 旋涡______guō wō 塑______suò sù料 |
2、[查看原题] 《丁香结》一文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______”“______”。我们熟悉的描写丁香的诗句还有冯延巳在《醉花间》写的:“______。” |
3、[查看原题]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近义词。 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______ |
4、[查看原题] 选择加点的正确读音。 缩小(suō suò)______ 膝髁(kē huái)______ 茄蓝(jiā qié)______ 澄碧(chéng dēng)______ 胭脂(zhǐ zhī)______ 泼刺(cì là)______ 一缕(lǚ liǔ)______ 参差( cān cēn)______ |
1、[查看原题] 阅读理解。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 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肥:指果肉肥厚。③麦花:荞麦 花。④菜花:油菜花。⑤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⑥惟有:只有。⑦蛱(jiá)蝶:菜粉蝶。 ( 1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 |
2、[查看原题] 阅读理解及分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1 )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2 )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 ( 3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 4 )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 5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B: 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山,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峻岭。 C: 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 诗的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
阅读短文,然后按要求做。
家乡的桥
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的两端,就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的、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各有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xié)取而来的。有趣的是,请石匠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火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做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 1 )抄写下面的词语,照样子再写几个。雄赳赳________ 凉丝丝________
________
(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①短文是分三部分写的。第一部分是________自然段,第二部分是________,第三部分是________自然段。
②第二自然段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具体写家乡的石桥千姿百态的。
( 3 )请你写出文中家乡小桥的名字是根据什么起的。[查看原题]阅读理解。【材料一】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材料二】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故乡》节选
( 1 )作者在描写少年闰土外貌时,抓住了人物特征:“紫色的圆脸”表明了________,而________则体现了浙江绍兴一代农民穿戴的风格,“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写出了________。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它可能是校园一角,可能是家周围的某一个地方,也可能是远方一个难忘的地方。这个地方可能并不引人注意,也可能是名闻天下的名胜古迹……请写一写你喜欢的一个地方,写出你喜欢它的原因。
要求: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