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找出下面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雕梁画栋 亭台楼阁 青松翠柏 玲珑奇巧 B: 和谐统一 池馆水榭 雄伟壮丽 富丽堂皇 C: 亭台楼阁 滕罗翠竹 花坛盆景 相互衬映 D: 金碧辉煌 烟雾缭绕 龙凤呈祥 井然有序 |
2、[查看原题]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羞涩 勤勉 悬崖 庞然大物 B: 礼貌 飞驰 肃静 斩钉截铁 C: 疙瘩 考察 抵缷 暴露无遗 D: 猜测 枯萎 呻吟 心惊肉跳 |
3、[查看原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沧海一粟(Iì) 提供(gòng) B: 分析(xī) 倾斜(qǐng) C: 蟠桃盛会(pān) 仍然(rēng) D: 土壤(rǎng) 陨石(yǔn) |
4、[查看原题] |
5、[查看原题] 对“心驰神往”一词中的“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跑得很快 B: 传播 C: 向往 D: 松开 |
1、[查看原题]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 ||||||||
2、[查看原题] 根据《我的伯父鲁讯先生》课文内容填空。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______上车子,一个______着,一个______着,爸爸拿镊子______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______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______好绷带。 | ||||||||
3、[查看原题] 比一比,再组词。 竭______ 遨______ 赐______ 慨______ 协______ 歇______ 傲______ 惕______ 概______ 胁______ | ||||||||
4、[查看原题] 根据下面量词的解释,选字填空。 副:①用于成套的东西;②用于面部表情、人的样子等;③用于嗓音。 幅: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 一______面孔 一______字面 一______手套 两______布 |
1、[查看原题]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就是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1 )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 “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 “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D: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 2 )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月/别枝/惊鹊 B: 七八个/星天外 C: 听取/蛙声/一片 D: 旧时/茅店/社林边 ( 3 )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 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 4 )诗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印象深刻?请从本诗中找出来。 ( 5 )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
2、[查看原题] 阅读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1 )解释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________ 风:________ 意思:________ |
阅读短文,然后按要求做。
做事要有主心骨
——读《爷爷吃鸡蛋》有感
读罢短文《爷爷吃鸡蛋》,禁不住为短文一气呵成拍案叫好,又为书中的爷爷被当今社会膨胀的信息,搅得无法吃鸡蛋的窘态忍俊不禁。
其实,不就简单的吃鸡蛋吗?然而各种媒体的信息却频频向人们发出忠告——广播里特意关照:“鸡蛋一定要煮熟,不然细菌杀不死。”报纸上醒目提示:“鸡蛋千万别煮熟,否则营养全无。”电视里娓娓道来:“鸡蛋可别烫着吃,要不容易致癌。”……爷爷听了广播,把拿在手里的熟鸡蛋又放回锅里接着煮;看了报纸又把锅里的鸡蛋迅速捞起;瞅了电视,转过身又将捞起的鸡蛋投到凉水里。最终爷爷被折腾得疲惫不堪,无心吃鸡蛋了。显然作者缩短时空,通过巧妙的构思,使情节戏剧化了,但我在哈哈一笑后,便陷入沉思——
爷爷吃蛋难,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难,作业难。家长对我倾注了十万分的爱心,打心窝里盼我好。奶奶悄悄地把我叫到跟前,特别嘱咐:“缨缨,清晨记忆好,多读书。”妈妈见状拽了我一把,刻意关照:“缨缨,早上时间紧,晚上学习踏实。”爸爸听了,又将我拖了过去,认真叮咛:“缨缨,晚上要早睡,最好下午学。”这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地好心相劝,弄得我左右为难,手足无措。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大声问他们:“你们说到底什么时候学习最好?”我这一发小脾气,还真灵,三种劝告戛然而止。
我的学习与爷爷吃蛋遇到的难题如出一辙,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各种媒体告诫人们不吃熟蛋,不吃生蛋,不吃烫蛋……他们各有各的理,爷爷一味盲从,缺乏主见,才陷入困境。倘若爷爷有主见,就应该认真分析吃熟蛋,吃生蛋各自的利弊,同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来选择吃蛋的方法,这样,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对于我的学习,也应区别早、中、晚不同的时间,依据各门功课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我通过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拿出了自己的主见:早晨记忆好,选择读课文,背单词;午后时间短,抽空请教老师、同学,解疑难;晚上环境好,适合写作文,解难题。就这样,我不但采纳了家长们不同意见的合理部分,并且在实践中获得了满意的学习效果。
读了《爷爷吃鸡蛋》不仅让我开心一笑,更重要的是,在这一笑之后我得到了新的启示:面对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切不可轻信盲从,我们要做把握信息的主人,不做仰仗信息的奴隶。这就是——做事要有主心骨!
( 1 )根据下面的意思从短文中找出成语填写在横线上。①忍不住要发笑。________
②手和脚不知放在哪儿好。形容慌张,不知怎样办好。________
③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多指言行)非常相似。________
④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________
(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第二自然段概括写《爷爷吃鸡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
第三自然段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问题:________
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我”经过思考,悟出一个道理:
________
( 3 )结合短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做事要有主心骨!”这句话的理解。①1971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②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
③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的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在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④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⑤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⑥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棵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⑦“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⑧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⑨“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⑩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回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然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棵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