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面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茅檐(yán) 畦田(qí) 环绕(rǎo) B: 排闼(tà) 山郭(ɡuō) 天涯(yá) C: 颠簸(bó) 淘气(táo) 莺啼(tí) |
2、[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B: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C: 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D: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励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
3、[查看原题] 下面语段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书,从古到今正漫步向我们走来,龟甲上的字可以说是________的书,成卷的竹木简是________的书,丝质的帛书是________的书,我们用的纸书是________的书,而今的电子书,可以说是容量________的书,它可以藏下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A: 最早 最重 最昂贵 最大 最方便 B: 最早 最重 最昂贵 最方便 最大 C: 最重 最早 最方便 最重 最昂贵 D: 最昂贵 最早 最方便 最重 最大 |
4、[查看原题] 下列词语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 A: 浸湿(jìn) B: 闷雷(mēn) C: 瞟着(piǎo) D: 焖饭(mèn) |
5、[查看原题] 下列词语中两个下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别出心裁 别具一格 B: 饱经风霜 中饱私囊 C: 硕大无朋 宾朋满座 D: 悬崖绝壁 拍案叫绝 |
1、[查看原题] 辩字组词。 综______ 萍______ 削______ 郑______ 棕______ 苹______ 消______ 掷______ |
2、[查看原题] 比一比,再组词。 燥______ 寇______ 陨______ 涯______ 抵______ 澡______ 冠______ 勋______ 崖______ 低______ |
3、[查看原题]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 1 )理________气________ 一尘不________ 眉飞色________ 小心________ ( 2 )他做错了事情,还________地说是别人的错。 ( 3 )明华________地给大家讲他去故宫游玩时的见闻。 |
4、[查看原题] 补充四字词语。 无______无______ 不可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而止 ______ ______不透 一______一______ |
1、[查看原题] 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练习。 一封家书 妈妈,不知风儿是否将这份情向您传达, 妈妈,我想家。 不知什么时候,我变得如此脆弱,像个傻瓜。 希望您给我个满意的回答,我到底有没有变化。 玩弹球,玩泥巴,过家家, 打水仗,丢石头和捉青蛙, 这一切都已经放下, 唯一放不下的是您和我爸。 妈,以后天气热了,您要注意身体; 爸在外开车,很辛苦,您一定要好好照顾他。 还有,您别担心我,因为我已长大, 从前那个不听话、爱打架的娃, 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妈,我真的已经长大,您不要担心,不要牵挂。 好了,写到这里吧, 今年暑假我一定回家, 希望看到一个甜甜蜜蜜、和和美美的家。 ( 1 )照样子,写词语。甜甜蜜蜜(AABB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查看原题]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 1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暮”指________,“愁”指________。从这两句诗想开去,我能想到同样表达这种“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 2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①这两句诗写了两个画面,可用四字词语依次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一句诗把乌云比作________,形象逼真;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________。 |
赏 画
小客厅里鸦雀无声,几名美术爱好者目不转睛地望着墙上挂着的那幅油画。
画很小,用一个精致、镶有金边的画框嵌着。这是一幅很奇怪的画,画面上看不到山岗、树林、河流和人物,只有一团团黄黄绿绿的色彩。可是油画的主人、美术学院的苏老师却一再说明,这是一幅世界名画。画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大家都在思索着……
吕林对这幅画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只见他一只手抱在胸前,另一只手托着下巴,不时地点点头,发出啧啧啧的声音。他发现大伙都在注意他,便得意地坐在了沙发上。
“谁能谈谈体会?”苏老师问,眼睛里闪耀着狡黠的光芒。没人回答。大家把目光移向卢华,他是颇有成就的美院学生。卢华涨红了脸,讷讷地说:“我还没有看出什么来。”他镇静了一下,又坦然地说:“真的.我没看懂——我甚至有点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幅画……”
“什么,这不是幅画?”吕林几乎从沙发上跳起来。“那就请你谈谈对这幅画的理解。”卢华诚恳地说。“外国人有惊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吕林得意扬扬地指着那幅画,滔滔不绝地说着。“不,吕林,我只请你谈谈这幅画!”卢华打断吕林的话。“这是一幅新印象派的画,”吕林趾高气扬地走到这幅画前,“这幅画……这幅画……色彩之灿烂,远远超过了自然界的颜色……这是一幅绝妙的画。这……真是太美了!”吕林边摸着自己的头,边思索着下句要说的内容。渐渐,吕林也没了声音,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还是看不懂。”卢华轻轻地说。
苏老师微微一笑,走上前去,不慌不忙地取下画,倒过来再挂上。这时众人才恍然大悟。那并不是什么“新印象派”,而是大家熟悉的世界名画《狂风中的橡树》。
( 1 )找出短文中描写这幅画的内容的句子。阅读理解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hǎo hào)绘画,想当美术家。
然而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突然眼睛瞎了。两个孩子非常伤心,痛哭流涕(tì dì),埋(mái mán)怨命运对他们太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两个孩子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他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dào dǎo)有利。因为他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后来成了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留下另一道路的!”
( 1 )把括号里不正确的注音划掉。爱好________(hǎo hào) 流涕________(tì dì)
埋________(mái mán)怨 反倒________(dào dǎo)
心里一亮________
①光线强。②发光。③响亮。④清楚;明白⑤显露;显示。
名扬四海________
①高兴;往上升。②往上撒。③传播出去。 ④指容貌好看
( 3 )课文主写了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上小学以来,你上过无数堂课,哪一堂课因有趣或特别……而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请以“一堂_________的课”为题,采用点面结合,把课堂场景写清楚,也写一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4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