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列词语中两个下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别出心裁 别具一格 B: 饱经风霜 中饱私囊 C: 硕大无朋 宾朋满座 D: 悬崖绝壁 拍案叫绝 | |
2、[查看原题] 你认为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重点学了什么内容,请选择适合的答案( ) A: 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美丽壮观的球体。B: 3、[查看原题]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A: 比喻 对偶 夸张 B: 对偶 夸张 拟人 C: 夸张 拟人 借代 D: 借代 比喻 对偶 | |
4、[查看原题] 下列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渲染(xuān) 勾勒(lè) 蒙古包(ménɡ) 迂回(yū) B: 参差(cēn) 迷蒙(ménɡ) 苍穹(qiónɡ) 芭蕉(bā) C: 冠冕(miǎn) 摇曳(yè) 孕育(yùn) 琼浆(qònɡ) D: 花苞(bāo) 馥郁(fù) 鸣啭(zhuǎn) 婆娑(shā) | |
5、[查看原题] 下面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镯(zhuó) 茅屋 人场卷 波涛汹涌 B: 奴婢(bēi) 皮鞋 花架子 戛然而止 C: 驰骋(chěng) 轻纱 霎时间 唯妙唯肖 D: 琴弦(xián) 马鞭 锺子期 波光粼粼 |
1、[查看原题] 读下列句子,说说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①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______ ②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______ ③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______ ④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 ______ | ||||||||||||
2、[查看原题] 给带横线的字注音。 剥夺______ 剥苹果______ 模型______ 模样______ | ||||||||||||
3、[查看原题] 把词语补充完整。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在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熟悉—________ 喜欢—________ 坚强—________ ( 2 )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例:(壮实的)身体 ________小铜牛 ________身骨 ________腿脚 ________犄角 ________尾巴 ________田野 ( 3 )用“鞭策”写一句话。( 4 )找出作者想象的内容。 ( 5 )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观察________,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________的想象、细致的描写。 ( 6 )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________ ①对牛很熟悉。 ②非常喜爱牛。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绿色装点人生 在武都区白龙江北岸,有一个叫柳树梁的地方,梁上有600多亩树林和一位老人有关。他叫李友忠,今年70岁,是武都区两水镇两水村的普通农民,老人从1989年开始在柳树梁种树,一种就是20年。当地群众说:“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掺和任何表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