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北京市史家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对下列句子中的语气助词“哉”的用法,理解正确的是( )。

①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②贤者奚由尽忠哉!


A: ①表示感叹,②表示反问。
B: ①表示感叹,②表示设问。
C: ①表示设问,②表示感叹。
D: ①表示设问.②表示反问。

下列对例句缩写正确的一句是( )。

例句: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A: 那旋律表现了呐喊与抗争。
B: 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C: 旋律表现了呐喊与抗争。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都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B: 王老师在讲台上全神贯注、念念有词地讲课。
C: 在西边,最引人注目的是养心殿。
D: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开学初,我就制定了学习计划和决心。
B: 我们要养成讲卫生的作风。
C: 下课了,大家争先恐后地一个跟着一个来到操场。
D: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下列词语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
A: 湿(jìn)
B: 雷(mēn)
C: 着(piǎo)
D: 饭(mèn)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读下列句子,说说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①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______

②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______

③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______

④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 ______

选词填空

叹息 呼吸

①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______,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______。

留恋 眷恋

②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婴儿______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能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A.达到 B.赶上 C.比得上

①目之所,哪里都是绿的______

②论学习,我可不他。______

③如果不是医生时赶到,他可能就没命了______

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草原》作者______,作品有话剧______ 、______,小说______,1950创作______,获北京市政府授予“______”称号。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课外阅读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

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肥:指果肉肥厚。③麦花:荞麦

花。④菜花:油菜花。⑤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⑥惟有:只有。⑦蛱(jiá)蝶:菜粉蝶。

( 1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 2 )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 3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 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 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 4 )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1 )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_______庭院的墙壁上的。
( 2 )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________ 茅檐:________

无苔:________ 成畦:________

排闼:________

( 3 )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
A: 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 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C: 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 4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景德镇的瓷器

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瓷器素以“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这四大特点而名扬四海。你如果到过景德镇,逛过琳琅满目的瓷器市场,一定会被品种齐全、色彩艳丽的各种瓷器所吸引。

你看,那典雅素净的青花,色彩艳丽的粉彩,万紫千红的古彩,五彩缤纷的彩虹色釉和似鸡血初凝的祭红……,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还有那被称为“色中之王”的“三阳开泰”更引人注目。它乌黑闪亮的釉面上呈现出三处扁圆形的红釉,红釉四周呈现出黄、青、绿各色光泽,恰似三颗太阳喷薄而出,美丽极了。

这里的瓷器不但色彩美丽,而且品种繁多,应有尽有。有配套的日用瓷、礼品瓷、文具瓷,还有工艺精美的装饰瓷和小巧玲珑的旅游瓷等。日用瓷中,青花梧桐餐具和青花玲珑餐具最受中外人士欢迎,远销海外。青花梧桐餐具上有精心描绘的山、水、路、桥、楼台、亭阁、树木、庭院、小鸟和人物等,一应俱全,恰似一幅壮观的山水画。不论是在宴会席上,还是在家庭餐桌上,摆上它就会给饭菜增添色彩。青花玲珑餐具更加惹人喜爱,它四周是由米粒形状的圆形孔眼构成的。它明净剔透,细致精巧,有着明晰优雅的艺术特色,呈现出玉一般的质地美。

景德镇的瓷器曾经多次夺得国际博览会金奖,为祖国赢得了不少荣誉。

( 1 )填空。

①本文主要从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方面介绍了景德镇的瓷器。

②青花梧桐餐具的特点是________;青花玲珑餐具的特点是________。

( 2 )景德镇瓷器能够闻名于世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相关语句。
( 3 )写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 4 )关于青花瓷,你还有哪些方面的了解呢?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老师、父母,再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为我们介绍一下吧![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绿色装点人生

在武都区白龙江北岸,有一个叫柳树梁的地方,梁上有600多亩树林和一位老人有关。他叫李友忠,今年70岁,是武都区两水镇两水村的普通农民,老人从1989年开始在柳树梁种树,一种就是20年。当地群众说:“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

阳春三月,我们来到柳树梁,漫山遍野的松树、油橄榄覆盖着昔日的童山,成群的山雀鸣叫着飞来飞去,使山林充满生机。

在一片油橄榄树下面,李友忠老人正在浇水,他对我们说:“今年春天雨水少,现在气温回升又快,不多浇点儿水,树的生长就会受影响。”“这里原来是寸草不生的黄土梁,每到雨季,山洪泥石流沿一条条小沟流下来,冲毁农田,有时候直接影响村上群众的生命安全。天晴的时候,遇上大风,满山尘土飞扬。”李友忠回忆道。

当时,李友忠想栽树,可是家里穷,连娃娃上学的钱都得东借西凑,哪来的钱买苗种树?1989年,机会来了,他用办砖瓦厂积累的1万多元钱承包了村后柳树梁的一片荒山,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李友忠从种洋槐入手,用了1个多月,种植了30亩,可之后的5个多月里,当地降雨量比往年偏少,加上没有掌提造林技术,几十亩树苗没有一棵成活。

李友忠没有灰心。第二年春天,经过多方咨询,他开始在陡坡上大规模兴修平台,由于量大,李友忠动员全家老小一起上阵,还雇了20多名劳力,经过3个月的时间,修出水平台50余亩。他买来柑橘、侧柏、松树等树苗进行栽植。

为了保苗,李友忠从5里之外的白龙江边靠人背富驮运水,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当年秋天大部分树苗都扎根成活,看着绿油油的小树林,李友忠心里乐开了花。

就这样,每年春天,不管刮风下雨,李友忠都去栽树,一棵、两棵、三棵……直到天黑才收工。截至1999年春天,先后植树500余亩。

面对着我们,李友忠动情地说:“我已种了20年的树,今后还要继续扩大面积,我老得种不动了,就让儿子、孙子去种,一辈一辈接着种下去 , 肯定能把荒山变成森林。”

( 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漫山遍野:________。

②寸草不生:________。

( 2 )“机会来了”中的“机会”指的是________。
( 3 )在文中找出描写昔日柳树梁面貌的句子;在文中找出描写今天柳树梁面貌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 4 )为了栽树,李友忠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做的?
( 5 )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读着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到了《________》这个故事。

②这句话表现了李友忠的________精神。

( 6 )你是如何理解“李老汉的头发白了,可柳树梁绿了”这句话的?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美丽而精彩,你也一定去过很多地方,请把你看到的自然景观或田园风光,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吧!写的时候,要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详细。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等一个人、来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