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苏州市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尽可转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艺术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艺术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艺术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艺术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④①②③
D: ③④①②

《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________。

A: 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 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能力。
C: 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下列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染(xuān) 勾(lè) 古包(ménɡ) 回(yū)
B: 差(cēn) 迷(ménɡ) 苍(qiónɡ) 蕉(bā)
C: 冠(miǎn) 摇(yè) 育(yùn) 浆(qònɡ)
D: 花(bāo) 郁(fù) 鸣(zhuǎn) 婆(shā)
下面不属于用马鞭来表演骑马的好处( )。
A: 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表演方式符合中国的美学。
B: 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C: 为了显得好玩。
D: 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下列爱国名句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B: 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一陆游
C: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丕
D: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一李纲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

______

______

兴许

疑团

习惯

我会填。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指的是______。这是一部______小说,描写了______,我们认识了______的鲁滨逊。

下列同音字你会写吗?

zào

急______

干______

暴______

______热

照样子写词语。

邀(邀请)

激(激动)

瀑______

峭______

躯______

津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相关练习。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①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②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①昏:傍晚。②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 1 )一切景语単情语,这首小令前三行写了 9个景物,其中“枯藤”“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瘦马”最能品读出蕴含于秋色中的无限凄凉悲苦。最绝妙之处在于“马”之前的“瘦”字,由写马之瘦而衬出________。
( 2 )马致远年轻时渴求功名,但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在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反复读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________此时诗人也许在想:________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滁 州 西 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1 )这首诗描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系列自然景物,请你也像二、三句那样用四个字来概括第一、四句:________、深树黄鹂、春潮晚雨、________。

( 2 )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

( 3 )最后一句中“横”一字用得极妙,成为炼字的典范。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王安石的一首诗中也有一个字用得非常精妙,老师经常拿它来说明写文章要反复修改,斟词酌句。请写出这句诗和诗的题目:________。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阅读课文,然后填空。

《最后的姿势》

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六点多就起床了。他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天空阴沉沉的。

  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 1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废 ________ 塌 ________ 释________

( 2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姿势?谭老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姿势?

( 3 )你能按时间顺序来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吗?默读,分段,概括段意。

( 4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

( 5 )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查看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chuàn zhuàn)》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慨 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zǎo
zhǎo)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妙笔生花。

围绕暑假生活,将你所做的事或在游览风景名胜时从中得到的收获与体会写成一篇习作,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陪回忆散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