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南京市力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B: 《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历史典故抒发了苏轼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C: 我们同敌人同仇敌忾 , 奋战了几天几夜。
D: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烟(zhě)
B: 未(zhē)山
C: 鸣(chán)
D: 惊(què)

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穷人》通过描写善良的渔夫和妻子桑娜在自己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抱回邻居的两个孩子,并决心抚养他们,表现了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B: 《尊敬普通人》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这样会赢得别人的尊敬。
C: 《一夜的工作》通过写总理一夜的工作,歌颂了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D: 《白桦林的低语》歌颂了林业工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
下面与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的是( )
A: 刘禹锡
B: 杜甫
C: 苏轼
D: 李白
下面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当时多亏手疾眼快,拉了我一把,不然非让那辆车碰伤不可。
B: 在知识的海洋中,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畅游。
C: 邻里街坊的帮助犹如雪中送炭,使他非常感动。
D: 同学们围着篝火翩翩起舞,纵情歌唱。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内。

宁可……也不…… 既……又…… 非……不可……

①桑娜家的小屋______温暖,______舒适。

②我最喜欢小白兔了,______说服妈妈给我养一只______。

③桑娜和丈夫______自己受苦,______放弃抚养西蒙的孩子。

写出反义词

普通—______ 茂密—______ 寒冷—______

成语填空。

不拘泥于一种规格。______

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匀称。______

补充词语并选择填空。
(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娥奔月 沧海________粟 蟠桃________会 技高________筹

( 2 )银河是宇宙的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诗歌鉴赏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日长篱落⑤无人过,惟有⑥蜻蜓蛱蝶⑦飞。

(注释)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肥:指果肉肥厚。③麦花:荞麦

花。④菜花:油菜花。⑤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⑥惟有:只有。⑦蛱(jiá)蝶:菜粉蝶。

( 1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 2 )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 3 )“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 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 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 4 )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1 )将古诗补充完整。
( 2 )题目中的“醉”的意思是________,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________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
( 3 )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请你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

第一句:云翻图第二句:________第三句:风卷图第四句:________。

( 4 )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________,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________。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________。第三句的“________”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
( 5 )提到西湖,我不禁会想到诗人苏轼在这里写下的另一首诗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给人类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 1 )给文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结合句子理解划线字的意思。

生:________。

用:________。

( 3 )短文提到的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根据内容理解,完成下面填空。

①从文中“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两句话之间是________关系。

②地球上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③文中的本来一词不能够去掉,因为________。

( 5 )根据课内外的了解,写出所知道的生态灾难的类型。
( 6 )根据这段文字提出的问题,设计两条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广告语。
[查看原题]拓展阅读

跳绳和踢毽子

林海音

这两项游戏虽是至今存在,不分地方和季节的,但是玩具就有不同。跳绳,当然基本是麻绳,后来有童子军绳和台湾的橡皮筋。

我最喜欢的,却是小时候用竹笔管穿的跳绳。放了学到琉璃厂西门一家制笔作坊,去买做笔切下约寸长的剩余竹管,其粗细同我们用来写中楷字的笔。很便宜的买一大包回来,用白线绳一个个穿成一条丈长的绳。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竹管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跳双绳颇不易,有韵律,快速。但是在跳绳中拣铜子儿,也不简单。把一叠铜子儿放在地上(绳子落地碰不到的地方),每跳一下,低头弯腰下去拣起一个铜子儿,看你赶不赶得上又要跳第二下,又跳,又弯腰,又伸手抢钱,虽不是激烈运动,却是全身都动的运动呢!

踢毽子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游戏,这玩具羽毛是基础,但是底下的托子却因时代而不同了。在我幼年时,虽然币制已经用钢板为硬币,但是遗留下来的制钱,还有很多用处,它用来做毽子的底托,就是最好的。方孔洞,穿过一根皮带,把羽毛捆起来,就是毽子了。

自己做毽子,也是有趣的事。用色纸剪了当羽毛,秋天的大朵菊花当羽毛,都是毽子。而记忆中有一种为儿童初步学踢毽子的,叫“踢制钱”,两枚制钱用红头绳穿起来,刚好是小孩子的手持到脚的长度即可。小孩子提着它,一踢一踢的,制钱打着布鞋帮子,倒也很顺利。

踢毽子到学习花样儿的时候,有一首儿歌可以念:“一个毽儿,踢两瓣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 1 )给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下 A qiē B qiè________

子A jiān B jiàn________

(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这篇文章讲了孩童时的两项游戏:________和________。

②写跳绳,写了自己小时候用________做跳绳。写踢毽子,写了________以及踢毽子时念儿歌的事。

( 3 )写跳绳的玩法时,作者介绍了哪些玩法?重点写的是什么?
( 4 )把文章中能反映玩游戏时的乐趣的一句话画上横线。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大舞台。

森林里,住着一只小象,叫嘟嘟。他没有一个朋友,大家都不喜欢他。因为他身体巨大,总把事情搞砸。于是,嘟嘟心想:如果我变成……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以《小象变形记》为题进行续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季花落谁肯邂幕演绎繁华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