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半截萝卜也能开花

出生在爱荷华州的她从小就是个“舞迷”。五岁的时候,父母把她送进了当地的一所舞蹈学校,进行专门的舞学习。在校学习期间,她获得了不少重量级的奖项。

就在大家以为她的前途一片辉煌的时候,疆梦出现了。十岁那年,地不小心被一条短吻鳄咬伤了左臂。为了保住生命,只能截肢。从此地变得封闭自卑起来。

母亲为了都助女儿走出阴影,冥思苦想出一个办法。有一天,地拿着一个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萝ト,微笑着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问:“孩子,如果把一个萝卜切下上半裁泡在水里,你觉得会怎样?A.开花,B.腐烂。”女儿不假思索地答道:“B。”母亲微笑着说:“好,那我们就一起把它种在水里来验证一下。

她并不相信残缺的萝卜泡在水里还能开花,抱着一点儿希望。因为她觉得那个残缺的萝卜就像残缺的自己。一星期之后,这个萝卜竞然长出了一片新叶,她欣喜若狂,赶紧把母亲拉过来观看。一个月后,萝ト叶中间的花蕾已经清晣可见。

此刻,她终于大彻大悟。在人们的质疑和嘲笑中,她开始重新走上了舞台。她奋力拼将,终于又找回了当初的热情和自信。这个半臂女孩就是2013年6月8日成为新一届的“爱荷华小姐”的妮可·凯利。当人们问地是什么精神鼓励她走到今天时,她微笑着说:“是那半截开花的萝ト。我想告诉每一个人,只要不放弃,我们都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 1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冥思苦想:________

②欣喜若狂:________

( 2 )为了帮助女儿走出阴影,母亲想出了什么办法?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 3 )请用横线画出提示文章中心的句子,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①纹尽脑汁,深入地思索
【第2空】②形容高兴到极点
( 2 )母亲用残缺的萝卜泡在水里做实验,当萝ト长出新叶时,女儿大彻大悟,又找回了当初的热情和自信。
( 3 )只要不放弃,我们都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理解:只要努力拼搏,每个人都会取得成功。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春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南翔古猗园。走进古猗园的大门,迎面是一堵巨大的浮雕墙。你看,假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啊,多美的艺术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上面雕刻的是明代古猗园的全景。

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石桥。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站在九曲桥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碧波荡漾、苍松翠竹、层叠的假山、盛开的鲜花,多么秀丽呀!

走过九曲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见了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亭子前有一块黑色的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这亭子是四方形的,亭顶、三个檐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

老师告诉我们:“当年,日本侵略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南翔人民就在这儿建立了这个亭子。亭子特意缺了个东北角,以示伤痛。其他几个角上的大拳头是表示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听完介绍,我们不知不觉地紧握拳头,心中升起了怒火。

从缺角亭后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在这儿,我看到了对面那古色古香的石舫。水平如镜的戏鹅池池面上,倒映出绿的山,红的花,古老的石舫,秀丽的白鹤亭,湖岸垂柳正在爆芽,桃花正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竟又回到了照壁前。

啊,古猗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 1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________
②形容器物、陈设或艺术作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________
( 2 )找出短文的中心句。
( 3 )作者的游览顺序是( )。
A: 照壁、九曲石桥、缺角亭、浮筠阁、照壁
B: 照壁、缺角亭、九曲石桥、浮筠阁、照壁
C: 照壁、缺角亭、浮筠阁、九曲石桥、照壁
D: 照壁、九曲石桥、竹枝山、缺角亭、浮筠阁、照壁
( 4 )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花草树木,但在众多的花草树木里,我最爱榆树。

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那满山遍野的榆树,就_______好像与鲜艳的桃树争艳斗美似的,柔软碧绿的枝条上挂满了微红的小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骨朵中间吐出嫩嫩的、圆圆的、惹人喜爱的榆荚。

榆树的生命力是很强的。人们捋完它的叶,扒光它的皮,你认为它再也不能活了吗?不!榆树只要有根,就能战胜死亡,倔强地生长。

榆树从不夸耀自己。在百花争艳的公园里,它并不招引游客,但它像哨兵一样,往往生长在公园四周,似乎在为百花挡风,驱赶寒冷。

榆树在不见人烟、一望无际的沙丘上,也能顽强地生长,它经得起寒冷、炎热和干旱,能在那里愉快地安家落户。

榆树谦虚、勇敢、坚强,我赞美榆树。

( 1 )给短文拟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 2 )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这种写法叫________。
( 3 )分别写出第三、四自然段的段意。

第三自然段: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

( 4 )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 5 )哪句话正确地概括了短文的中心?( )(多选)。

①本文歌颂了榆树谦虚、勇敢、坚强的品格。

②本文说明了榆树的生命力强。

③本文说明了榆树经得起寒冷、炎热、干旱。

( 6 )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句子中加上恰当的关联词。(不改变句意)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贫困——________ 落后——________

( 2 )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 3 )“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 4 )你为“希望工程”捐过款吗?写出你的真实想法。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