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1 )首句用“________”和两个“________”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渲染出诗人________。考点:
诗
答案:
( 1 )【第1空】独
【第2空】异
【第3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 2 )【第1空】倍
( 3 )【第1空】遥知
【第2空】忆
【第3空】佳节
( 4 )示例1:这两句诗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 ,显得深沉含蓄。示例2: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
1、六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 1 )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2、六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①解释词语。无行路:________。
②诗人要与(________)“同住”。
A.能找到春天的人 B.家人 C.朋友 D.春天
( 4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①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啭:________。 因:________。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词的意思。________
③黄鹂有没有告诉作者答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有黄鹂的飞掠就有春天的存在
B.黄鹂还是告诉了作者答案的,它把作者的视线引向夏季开放的蔷薇
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作者意在抒发对春天的爱惜和留恋之情
3、六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蝶恋花·春景
花褪①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②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③却被无情④恼。
【注释】①褪:脱去。②柳绵:即柳絮。③多情:这里代指墙外的行人。④无情:这里
代指墙内的佳人。
( 1 )这首词的上阕描摹了________、________的暮春之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