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租借地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修身课上,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 1 )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坚定——________ ________ 清晰——________ ________

崛起——________ ________ 欺凌——________ ________

( 2 )我会用“抱负”造一个句子:
( 3 )根据意思在文段中找词。

①大声叫好。________

②形容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________

( 4 )从租界回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思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什么?
( 5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中的“如此抱负和胸怀”是指________。
( 6 )周恩来的回答与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
( 7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作为青少年一代,读书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写下来。
( 8 )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坚决
【第2空】动摇
【第3空】清楚
【第4空】模糊
【第5空】兴起
【第6空】覆灭
【第7空】欺负
【第8空】扶助
( 2 )人要有远大的抱负,远大的理想,才能不断向前,功成名就。
( 3 )【第1空】喝彩
【第2空】铿锵有力
( 4 )他在想为什么而读书。
( 5 )【第1空】心系中华的振兴。
( 6 )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周恩来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 7 )提高能力,适应将来的生存发展环境。(增长见识,学会认识处理复杂问题;修身养性,培养健康积极的个人品格。)
( 8 )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所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周恩来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爱国少年。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太阳(节选)

①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

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②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_______蔬菜_______水果________肉类_______穿的棉_______麻_______毛__________丝______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__________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③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水蒸气。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 1 )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 2 )在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 3 )选文第①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4 )请结合实际说说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

共享单车是指在校园,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共享租赁服务的自行车。从2016年4月22日,第一辆单车入驻上海开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在新加坡在内的海内外50多个城市投放了约1600万辆单车。截至2017年9月,智能共享单车全国骑行总距离超过25亿千米,相当于往返月球3300次,节约了4.6亿升汽油,减少碳排放54万吨,相当于17万辆小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减少了45亿微克PM2.5物质排放。

( 1 )阅读上面表格中的文字和上边的图片,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请简要概括。
( 2 )根据文字和图片提供的信息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共享单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小学生也可以骑行上路。

②“已经在新加坡在内的海内外50多个城市投放了约1600万辆单车”句中的“多”和“约”两字可删,不影响阅读信息的提取。

( 3 )对比上面的图文,针对不良现象,请你给人们写一句温馨的警示语。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苏丽文!苏丽文!”因受伤倒地14次仍坚持战斗的台湾跆拳道女将苏丽文,昨天靠着坚强的意志,以近乎单腿出战的姿态,在钢牌复活赛上连战两场,其拼搏精神让全场观众感动不已。人们频频高喊她的名字,替她加油打气,更有人因此落泪。

8月21日,在北京奥运会路拳道女子57公斤级预赛中,苏丽文对阵韩国林秀贞,不慎受伤。在被教练背走六个小时后,左腿膝盖受伤的苏丽文又出现在比赛现场。她在复活赛中一比零战胜了对手,晋级铜牌争夺战。比赛中,苏丽文一直是将伤腿微微点地,甚至不着地,右腿单立寻找进攻机会。苏丽文不断被对手踢倒或推倒,而每掀翻一次,倒在地上的苏丽文就双手握拳大喊着让自己站起来。教练和裁判几次询问比赛是否继续,苏丽文都果断地点头示意继续。

第三局是最艰难的两分钟。她必须坚持住这最后的120秒!拼搏在继续,她一次又一次拌倒,然后一次又一次顽强地爬起来继续战斗。时间只剩下最后34秒,我判再一次问她,是否终止比赛,并叫来边裁紧急磁商。在苏丽文的执意请求下,裁判最后同意她的意愿一一继续比赛。人们喷喷感叹:“这才是奥林匹充精神!”

比赛结束,当苏丽文走下赛场,教练背起爱将的那一刻,他竞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一幕透过现场大屏幕反复播放,

( 1 )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
( 2 )“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你认为什么才是奥林匹克精神?
( 3 )苏丽文在比赛时的姿态是怎样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并写一写你的感受:
( 4 )我判为什么多次询问?说明什么?
( 5 )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 6 )你觉得负伤的苏丽文有必要继续参加比赛吗?你会对她说什么?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