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

妈妈的手是粗糙的手,皮肤上可以看到几根明显的青筋。你乍一看,一定会觉得这并没有什么稀奇,可这双手却使我羡慕。

这双手没歇过,不停地为全家人服务:买菜、煮饭、洗洗浆浆、缝缝补补、拖洗地板、整理房间,家里所有的活全它包了。妈妈的手不仅勤劳,还很灵巧。一块布,经它裁剪就成了式样新颖的裙子,一套旧衣服,经它拼凑就能改成我喜欢的新衣,一团团线团,经它编织,就成为漂亮的毛衣。秋天的一天,妈妈正为我织一件新衣,我在一旁仔细地瞧,那双手一针过来一针过去,那样的欢快,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娴熟、准确,我简直看呆了!

妈妈的手不仅勤劳、灵巧,还很力大,为我们全家撑起一片天空。她常常为我们打年糕、碾米、磨面,做许多好吃的家乡糕点。每当尝到妈妈做的糕点,我心里都甜滋滋的。

妈妈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喜欢妈妈的那双手。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娴熟________ 勤劳________ 灵巧________ 稀奇________

( 2 )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 3 )当你看到妈妈粗糙的手,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再见了,亲人

答案:

( 1 )【第1空】熟练
【第2空】勤奋
【第3空】灵活
【第4空】稀罕
( 2 )

妈妈的手不仅勤劳、灵巧,还很力大,为我们全家撑起一片天空。


( 3 )

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生命的养料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病腿和歩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戒玩耍,老师叫他______(回答
问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你们栽的树苗长得最好,我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那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形,不知怎么地,前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日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于,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娥绿、更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______(直言 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担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棵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棵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病腿的小男孩______(虽然
既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它都能使生命之树茁壮______(成长 成功)。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显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点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滋养,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 1 )选出括号里搭配恰当的词语。
( 2 )小男孩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的原因是________
( 3 )父亲把树苗给孩子们,对他们的承诺是________;最后,________栽的树长得最好。
( 4 )父亲为什么要帮那个小男孩种树?
( 5 )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父亲?
( 6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哲学

文/董瑄修

我的母亲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上过几天学,识字不多,但她朴实的语言闪烁着智慧与哲思的光芒。

小时候,有一次在田里干农活,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在头顶蓝蓝的天空中

【甲】地飞着,不时发出畅快的叫声。母亲见了,说:“鸟儿中只有大雁最有学问,人家会写字,你看看“人”字写得多好——做人多好啊,就连鸟儿也想做人。但有的人做的事却没个人样儿,倒不如这鸟儿。”我家的母鸡下蛋了,拍着翅膀 【乙】地跑到主人面前邀功:“个大啊,个大啊。”母亲抓把米赶紧喂它,嘴里还念叨着:“你的功劳我看着呢,不会亏待你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嘛。”做饭的时候我帮母亲削土豆皮,她喃喃自语:“土豆、红薯农药最少,因为它们很少生虫子。”我问母亲:“为什么它们很少生虫子呢?”母亲说:“它们谦虚呗。它们有了果实就在土里默默地生长,不像辣椒、豆角那么招摇,有一点果实就高高地挂在枝梢,当然‘招蜂引蝶’了。”

藕从家里的池塘里挖出来,用清水洗净后白白胖胖的。母亲说:“藕是荷生的,是荷的孩子。这孩子多坚强,在那样的环境里竟然没有被染脏。瞧,它多白啊!”

农闲时,父亲常常带着我和母亲到河边撒网捕鱼。即使运气不好捕不到多少鱼,母亲也要父亲把小鱼丢进水里。她说:“不能赶尽杀绝了,细水长流呀!”我很惊奇,母亲竟然有资源合理利用的大局意识。

我家院中有棵高大的柿子树。到了秋天柿子红了的时候,整个树冠便像燃烧的火团。母亲总是让父亲留下树顶端的柿子。树顶端的柿子因为阳光充足,长得又大又圆,不摘下来我觉得怪可惜的。我问母亲为什么不摘,母亲说“鸟儿为树捉虫忙碌一年了,留点犒劳它们吧。人太贪心,树儿会不高兴的,来年它就不会结那么多果子了。”

在我看来,母亲虽不会高谈阔论,但她的话语里充满了智慧,她的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我自叹不如。

(摘自《特别关注》)

( 1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甲】【乙】空白处

【甲】:悠然 散乱【乙】:自豪 自满

( 2 )母亲看到排着“人”字形的雁阵时所说的话包含的哲理是( )。

A.团结协作,永不分离B.认真做事,做个人样

C执着向前,永不放弃D.鸟有人样,人没鸟样

( 3 )母亲对邀功的母鸡念叨的一番话,告诫人们不要________,但也应该________。而母亲关于土豆、红薯、辣椒和豆角所说的一席话,告诉人们要________,不要________。
( 4 )除了以上题中提到的母亲的话外,母亲的其他话同样富有哲理,选择一处,并写出你的理解。
( 5 )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________(选填: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表现母亲的形象。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母亲的品质,我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马谡失街亭

魏国朝廷文武百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ruì)比较镇静,立即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了参军马谡。马谡也极力自荐镇守街亭,并立下军令状:“若失街亭,愿斩全家!”

马谡这个人的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一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也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也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定了死罪,而赦免了他的家人。

( 1 )给划线的字注音。

(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所说的意思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表示?
( 3 )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 )写话:马谡失街亭,到底是谁的错?请发表你的见解写下来。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