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长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 1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B: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C: 长城是修在八达岭上的。
( 2 )说长城是人类世界史上的奇迹,是因为( )。

A.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B.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C.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长城是全凭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建造起来的。

( 3 )缩句。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 4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一句把长城比作________,突出了长城________的特点,为了突出长城“长”的特点,作者还用数字________进一步说明。

( 5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

说明文 长城赞

答案:

( 1 )C
( 2 )

B C


( 3 )

石和砖筑城了长城。


( 4 )【第1空】长龙
【第2空】长
【第3空】一万三千多里
( 5 )

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充满智慧的赞美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钦佩之情。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草地夜行(节选)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
______(luò là)下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______(祈求 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 ______(mò méi)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______(坚强 坚定)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 1 )找出括号里不恰当的音节和词语。
( 2 )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内容的省略
B: 列举的省略
C: 说话的断断续续
( 3 )读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①“他焦急地看看天”是因为:________

②“又看看我”是因为:________

( 4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这一句应该用( )的语气来朗读。
A: 轻快高亢
B: 低沉缓慢
( 5 )短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野兰

父亲喜欢兰草,经常从深山里挖一些回来栽培。几年间,庭院里就有百余种,像个兰草园似的。

有一次,父亲又要进山,并决定带我一起去。我们沿着小溪向前走,忽然听到轰隆隆的响声。顺声而去,到了山谷深处,便见飞瀑直泻谷底,潭水幽深。我发现谷底、潭边、山坡,到处长着尺把高的野兰,淡淡的花,香气浓烈,站在谷底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闻得到。

我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兰草,不禁连声叫好,而且想动手挖起一株,准备带回家去栽培。不料却被父亲拦住了,说:“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法呢?”父亲又问。我说:“好像这里的兰草姿态比家里的更美,味儿也更香。”父亲接着说:“是的,那么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处就有不同的姿态和香味呢?这是因为兰草是空谷的植物,得的是大自然的元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经人工栽培,便成了_____欣赏观赏的盆景,失去了大自然的环境和条件。”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不禁为野兰感到_____可惜惋惜: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空谷僻野,叶为谁长,花为谁开?会有几个人知道它而来_____欣赏观赏?

父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坐在潭边,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这正是野兰的不俗之处。它不为别人_____欣赏观赏而生长,却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人活在世上,也要像野兰一样,不能失去自己的真性。_____以献媚而处世,_____会像盆花那样失去了自己的_____品质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_____奉献贡献的。”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纵然岁月流逝,我一直没有忘却。

( 1 )选择恰当的词语。

欣赏 观赏

一经人工栽培,便成了________的盆景,失去了大自然的环境和条件。

可惜 惋惜

但我不禁为野兰感到________

欣赏 观赏

会有几个人知道它而来________?

欣赏 观赏

它不为别人________而生长,却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

品质 品格 奉献 贡献

会像盆花那样失去了自己的________,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________的。

( 2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以献媚而处世,________会像盆花那样失去了自己的品格。

( 3 )写出短文中点明主题的句子。

( 4 )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这是一篇以写事为主的短文。
B: 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短文。
C: 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短文。
( 5 )请为本篇文章续写一个结尾。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上。纵然岁月流逝,我一直没有忘却,因为________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师,您走好……

1998年11月13日,广州市十六中57岁的李新源老师,写下最后一行板书后,轰然倒在讲台,再也没有醒来!

作者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写下了这篇稿子。她说,就以这篇文章为李老师送行。

①老师,您走的时候,我们聚在操场上,一个个肃然而立。女生的眼泪一行又一行,男生也个个眼睛湿润。目送您离开校门的一刻,不知是谁带头擦干了泪水,大家没有恸哭,只是静默地为您送行。您一生为学生的牵挂太多太多,今天,一定要让您安心地离开。

②阳光穿过云层,赶来为老师方面军行,老师,您披一绺阳光上路吧。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③送走您,我们回到教室,泣不成声地抄您留下的板书。班长忽然站起来,缓缓走上讲台,用手擦去“离高考还有188天”的标语,然后执起一根粉笔,重重地写下了“ 1998年11月13日”。

④最后一堂课的情形一次次地在同学脑中重现:上课铃响过10分钟,您由班主任搀扶着出现在教室门口。您依旧和蔼地笑着,但显得那么吃力。您坚持写板书,直到挺不住,想坐下来歇歇,但是还没坐稳,就一头栽倒在地。

⑤同学们围在您身边喊您,给您擦汗,但您浑然不知。老师,您就这样,在讲台上为生命画上句号吗?

⑥老师,您听见您的学生的呼唤了吗?我们的眼眶情不自禁地多次决堤,随着泪潮涌来的是往日一个接一个的片段:

…………

( 1 )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泣不成声:________

浑然不知:________

( 2 )读句子完成练习。“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①这句话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②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③这句话表达了学生________.

④请你依照这句话写一句赞美自己的老师的话。

( 3 )细读第③段,分析这段是属于( )描写。(填写序号)
A: 心理描写
B: 动作描写
C: 外貌描写
( 4 )“老师,您就这样,在讲台上为生命画上句号吗?”说明了老师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