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士,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外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司马懿心想: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 1 )诸葛亮采用________的方法部署空城计。考点:
记叙文 草船借箭
答案:
( 1 )【第1空】藏起旌旗,打开城门,让士兵扮成百姓洒水扫街,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 2 )【第1空】城里兵少,司马懿兵众
( 3 )【第1空】司马懿多疑,认为诸葛亮谨慎,不曾冒险,认定城内有伏兵,怕中计
( 4 )【第1空】舌战群儒
【第2空】借东风
【第3空】七擒七纵(义激赵云)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选段,回答问题。
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jì qí)大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sāi sài)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
( 1 )给加线字选择正确读音。坐骑(jì qí)________ 塞(sāi sài)进________
( 2 )文中划括号的部分表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请找出另一处。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②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的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③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④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數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⑤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品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⑥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祷旎的瑞士菜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⑦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 1 )月亮,满载着人类的情感。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留下了含“月”的诗文,比如________;又比如________。乐此不疲:________
乐不可支:________
( 3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