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回答问题: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________其二________其三________
山,________山,________山,________
快马加鞭未下鞍。倒海翻江卷巨澜。刺破青天锷未残。
惊回首,________奔腾急,________天欲堕,
离天三尺三。________万马战犹酣。________赖以拄其间。
( 1 )给加横线字注音。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七律·长征

答案:


( 1 )【第1空】ān
【第2空】lán
【第3空】hān
【第4空】è
【第5空】duò
【第6空】zhǔ
( 2 )C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轩。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家虽说不是“书香书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母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下床了!

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受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 1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嗜好:________

忧心忡忡:________

( 2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一句话中“秉承”指________;“父亲的精神”指________
( 3 )读“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为什么“苦”字加引号?这个词意思是什么?
( 4 )想一想,父亲还留给了我们什么?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chǔ chù)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lǜ lù)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 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它虽然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 1 )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 2 )给画线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 3 )我会按要求写词语。

写出反义词:爱慕________ 有用________ 好处________

写出近义词:可贵________ 体面________ 爱慕________

( 4 )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
( 5 )用“要……不要”写一句话。
( 6 )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________,不要________的人。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恩科西的身体非常虚弱,随时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的病情后,( )悲观消沉,( )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他( )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 )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他曾经应邀到美国出席艾滋病研讨会,用纤弱的声音不断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
(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关爱________ 柔弱________ 坚强________ 特别________


( 2 )选择下面适当的关联词填入括号内。()

他( )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 )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A: 一边……一边
B: 不仅……而且
C: 不是……而是
D: 与其……不如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