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基建狂魔,实至名归

放眼全球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拥有十四亿左右的超庞大人口却依然能做到全民通电的国家!中国,正令全世界为之震撼!除此之外,中国的建设工程也令全世界人民一次次大开眼界!

9小时建一个火车站:1500多人同时施工,100多台大小机械轰鸣运作,9小时就完成福建南三龙铁路龙岩火车站改造,对接丝毫不差。

43小时重建立交桥:2015年,北京三元桥整体换梁工程,一座桥从无到有,拔地而起,在历时43小时后,三元桥、京顺路同时恢复交通。

两个半小时拆一座大桥:两个半小时,江阴芙蓉大道京沪高速跨线桥便被成功拆除。

睡一觉,新火车站诞生了;看一场电影,一座桥没了。这些近乎传神的建设速度,令外国人直呼中国为“基建狂魔”!中国工人们遇山开山、遇水搭桥……中国铁建甚至放出狠话:挖隧道,你只需要告诉我起点和终点,在这个星球上就没服过谁!全球最高的100座桥中,81座都在中国(包括一些还没完工的)。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在中国!现已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当初,外国工程师认为中国无法完成这个技术,且狮子大开口喊出十五亿的报价,但中国工程师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世界最高的桥在中国!两端位于贵州和云南的北盘江大桥,其桥面到谷底的距离为560多米,相当于200层楼高,是世界上桥面最高的桥梁。

中国的基础建设,就像“疯了”一样,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而中国基建,也奋起直追,赶英超美。

( 1 )下列关于“基建狂魔”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建狂魔”指中国基建速度近乎传神
B: “睡一觉,新火车站诞生了;看一场电影,一座桥没了”是“基建狂魔”的表现
C: “全球最高的100座桥中,81座都在中国(包括一些还没完工的)”是“基建狂魔”的一大手笔
D: “基建狂魔”指外国人批评中国人好大喜功,铆足了劲儿与英国、美国争第一
( 2 )文本中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
A: 列数字 举例子
B: 打比方 列数字
C: 作比较 打比方
D: 打比方 举例子
( 3 )全球最高的100座桥中,81座都在中国(包括一些还没完工的)。”这句话中,括号中的内容可以删掉吗?请说明理由。
( 4 )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离不开辛勤工作的建设工人们,请你写一两句话夸夸我们的建设工人们吧!

考点:

说明文

答案:

( 1 )D
( 2 )A
( 3 )不可以。因为全球最高的100座桥中,在中国的81座中有的是已经建设完成的,有的是还在建设当中,未投入使用,删掉后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 4 )①中国建筑有力量,建起大桥追太阳;中国建筑豪气壮,建起高楼揽月亮;天南地北转战扬,脚手架上写辉煌。②我们中国的建筑工人,像大海海纳百川,像春蚕无私奉献,像骏马勇往直前,像雄鹰志存高远。这就是我们中国建筑工人们的向往和志愿。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与欣赏

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

①这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每天忙碌的人熙熙攘攘。8点30分,装满乘客的地铁缓缓启动,向下一个站点驶去。

②当列车行驶到两个站点中间地段时,突然一片漆黑,车也慢慢停下来。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的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下。有人大声骂司机:“真是个笨蛋!”也有人说:“养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简直是一群废物。”

③司机解释道:“突然停电,这是一次意外事故,我马上与调度中心联系。”司机在黑暗中摸出手机,拔完号码后没有任何信号。

④这是一次意外停电,波及全市。始料不及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停电搞蒙了,通信中断,交通阻塞,整座城市近乎瘫痪。地铁里的人如同无头苍蝇,纷纷掏出手机与外界联系,却都没有信号。有人用打火机照亮,得到片刻的安慰。女人哄着不断哇哇哭叫的孩子。有人说:“我好不容易找到这份工作,迟到会被炒鱿鱼的。”有人说:“我与客商约好,签一份金额为300万元的合同,失约可能会使合同泡汤的。”也有人说:“等出去了,一定要起诉地铁公司。”黑暗像一只无情的大手,捏得人喘不过气来。哭声、骂声、叹息声不绝于耳。有人说:“等一等吧,地上的人不会不管我们的。”

⑤突然,黑暗中传出一个女孩稚嫩的声音:“妈妈,太阳落山了!”妈妈说:“宝贝,乖,天黑了,宝宝睡觉觉……”妈妈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大家静静地听着,情绪渐渐地稳定下来,各自想着心事。

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我心脏病犯了,没带药,谁有急救药……”旁边的人就问:“谁有药?”人们开始纷纷问着,一个接一个往下传。终于有人说:“我有。”接下来就听到急急忙忙的翻找声。

⑦“找到了!找到了!”那人边说边把小药瓶递给挨着他的人,这人接过药瓶又传递给下一个人。没有人组织,药瓶却像接力棒那样被有序地传递着。

⑧“唉呀!”一声惊叫,药瓶不知传到谁的手里时不慎掉到地上,那人急忙俯下身在地上摸,整个车厢的人都俯下身在地上摸,仿佛药瓶会在黑暗中流窜到车厢的任何一个角落。终于有人说找到了,把药瓶又传下去。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药瓶很快就传到病人手里。黑暗中,不知是谁递过一瓶水,病人吃完药安静了下来。

⑨不知又过去了多长时间,与外界还是没有一丝联络,有人提议往下一出站口走,立即有人响应;有人用打火机把自己的衣服点着了照明。立即有人大声喊:“快灭掉,烟能使人窒息!万一引起火灾一个人也别想跑掉!”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火扑灭了。刹那间,光明消失了,重新又回到黑暗的深渊。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憎恨黑暗,也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渴望光明。

⑩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大家手牵手跟我走!”

⑪话音刚落,人们就主动地手拉手排成了长队,那人又问:“有没有没牵手的?”当确认都牵好手后,那人就带着向下一出站口走去。黑暗中,那带头的人不时被绊倒,但他爬起来再走,不知摔了多少跤。后边的人有条不紊地跟着,没人说话,只有脚步声。

⑫人们终于从黑暗的地铁中走出来了,领头的人衣服刮破了,脸和手都碰出了血。更让人意外的是,人们发现,领头的这个人竟然是个盲人。

( 1 )查字典。

若按音序查字法,“紊”应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若按部首查字法,“紊”字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请你为“紊”字再组一词:________

( 2 )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面两个句子,想一想加点词用得是否恰当?如果用得恰当,请说说它的好处;如果不够恰当,请找出一个更好的词语替换它,并说说理由。

①不知过了多久时间,一个恐怖的声音打破了可贵的安静。

②有过落地的教训,接药瓶的手就格外认真。

( 4 )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突然停电时人们躁动不安的状况。仔细阅读第⑤自然段,感受一下母女对话后地铁车厢里的气氛,仿照第②自然段的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描写出当时特有的宁静。(不少于20字)

此时,车厢里________。

( 5 )文中哪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 6 )当灾难来临时,该如何应对?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huàn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猛摔猛砸东西。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不,我不去!”我狠命地chuí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qiáo悴的脸上现出 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地像个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瘫huàn(________) chuí(________)打 qiáo(________)悴

(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横线上。

①当一切恢复________(A、沉寂B、寂静),她又悄悄地进来。

②她憔悴的脸上现出________(A、期待B、央求)般的神色。

③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________(A、潇潇洒洒B、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 3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 4 )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老师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

右嘴角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________(A.发现 B.观察 C.观测 D.察觉)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 1 )请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词语的正确序号。
( 2 )找出短文中点题的句子。
( 3 )“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这里“温柔”侧重写________特点,“美丽”侧重写________特点。
( 4 )下列对文章各句的理解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抒发了“我”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B: “今天想来,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句中“接近”和“爱好”的位置可互换,换后也能很好地抒发“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C: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好像”的意思是只不过做做样子,不是真要打。)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