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青霉素的诞生
1928年9月,在伦敦圣玛丽医院的一间实验室里,弗莱明正在专心致志地做实验。他一直致力于抗菌物质研究,试图搞清楚白细胞是怎样抗击入侵病菌的。这会儿他需要一些葡萄球菌,可是在哪儿呢?天哪,弗莱明的实验室就像杂货店一样,杂七杂八乱放一气。应该在这里,昨天刚刚培养的,今天长得如何了?弗莱明一个个看下去,还都不错。“咦,这个怎么了?”哎,原来是忘了盖盖子,这里的葡萄球菌培养液一定是被什么细菌污染了,倒掉吧。弗莱明刚要把它拿走,却觉得好像有些不寻常,他低下头认真地观察起那个入侵者来。这是一种青色的霉菌,它与培养液接触的四周是一圈透明的液体,干干净净的一圈,“葡萄球菌完全被溶解了!”弗莱明暗暗吃惊。直觉告诉他,他的抗菌物质的研究要有一个重大突破了。
弗莱明立即着手鉴定并培养这些神秘的霉菌。他把霉菌接种到肉汤培养皿里,让它们旺盛地生长繁殖。然后,又把长满霉菌的液体小心过滤,最后得到一瓶澄清的滤液。弗莱明一次次地把滤液接引到长满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的培养皿上,细菌都被溶解了。这种神秘的、有如此威力的霉菌究竟是什么?透过显微镜,他发现这是一种单菌物质,与面包或奶酪里的霉菌没什么不同。这种青霉菌向汤里释放出呈小金球状的杀菌物质,霉菌不断进攻,把球菌团团围住,很快,球菌便全军覆没了。真正的杀菌物质,就是青霉菌生长过程中的代谢物——青霉素,弗莱明将其活跃成分命名为“盘尼西林”。
实验接连成功,弗莱明越来越兴奋,他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一次,助手克拉德克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几天后红肿化脓了,弗莱明给他用青霉素溶液清洗后,很快就消肿好了。这可能是青霉素最早的临床应用了。
( 1 )文中两个划线词语分别指代什么?①“杂货店”指________。
②“入侵者”指________。
( 2 )短文第一自然段用了很多笔墨写弗莱明的工作状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考点:
记叙文 夜晚的实验
答案:
( 1 )【第1空】摆放着各种各样实验器具的实验室
【第2空】污染葡萄球菌培养液的物质
( 2 )铺垫作用。
( 3 )培养霉菌、过滤、把滤液接引到细菌培养皿上。
( 4 )不是纯属偶然,背后还有弗莱明坚持不懈、专心致志、不断探索的精神在起作用。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简单的“豆腐块儿”,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美好 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 利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自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飞旋 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
( 1 )写出类似“蜈蚣”的两组形声字。最________(美好 精妙) 不________(便于 利于)
翱翔________(飞旋 盘旋)
( 3 )用“________”画出刘老师放风筝的句子,找出描写放风筝的动作的词,写下来。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雄鹅听了,勇气一下子迸发出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向大雁们证明,家鹅也能做好一番事业。他鼓足气力扇动翅膀,坚持跟在大雁身后。
太阳落山了,大雁们纷纷往下飞,一会儿工夫落在了一个很大的湖岸上。湖面上飘浮着一块块浮冰,浮冰四周是黑亮的水带。对岸是一大片松树林,在茂密的树冠下仍有厚厚的积雪,雪和冰混杂在一起,积雪像冰一样坚硬。
小男孩饥寒交迫,可是他不知道到哪儿找东西吃,到哪儿取暖。黑暗笼罩着大地,小男孩害怕极了,他环顾四周,感到自己可怜极了,这时他发现,雄鹅的处境比他更坏。雄鹅无力地瘫在地上,好像断了气一样,任凭小男孩怎么推,怎么叫,他都一动不动。
以前,小男孩对所有的动物都很冷酷,可是现在,雄鹅是他唯一的依靠了,他拼命地把雄鹅推到了湖边,把雄鹅的头伸进湖水里,过了不久,雄鹅恢复了精神,为了报答小男孩,他捉了一条小鱼,放到小男孩身边。
( 1 )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迸发——________ 饥寒交迫——________
( 2 )在有关高空飞行的描写中表现最好的是(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多彩的腊月民俗
腊八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粥中有大米、小米、芸豆、小豆等多种粮食和小枣、栗子等多种干果。喝腊八粥,既展示了过去的一年五谷丰登,又反映了老百姓盼望来年有个更好的收成。当然,“腊八”由来已久,里面也杂有某些迷信因素。
灶日
腊月二十三是灶日,又称“小年”。流行着祭灶的风俗。相传,帝的孙子叫黎,负责管火,以后被封为灶神。二十三那天把灶神送上天,到初一的五更天再接回来,人们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