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补全词句。完成练习。
( 1 ) 长相思

__________,__________,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_____风一更,雪一更,_____,故园无此声。

( 2 )解释字义。 程:________ 聒:________
( 3 )这首词的上阕描写的是________的情景,下阕描写了将士们________的情景。
( 4 )“故园无此声”中“故园”指________,“此声”指词中的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 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 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 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D: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考点:

答案:

( 1 )山一程;水一程;聒碎乡心;梦不成
( 2 )【第1空】路程。
【第2空】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 3 )【第1空】行军艰难
【第2空】被风雪声吵醒,思念故乡
( 4 )【第1空】故乡风雪声
【第2空】思念故乡
【第3空】想念亲人
( 5 )B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古诗鉴赏。

军城早

秋(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1 )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 朔云:北方的云。
B: 更催:再次催促。
C: 骄虏:骄傲的俘虏。
D: 莫遣:不要让。
( 2 )“更催飞将追骄虏”的“更”字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________。
( 3 )写出诗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再改写成现代汉语。
( 4 )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达。

①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②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担心战争失败的紧张心情。

③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

2、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古诗及资料,完成练习。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资料1】林升,字云友.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浙江平阳(今属苍南县繁枝林坳)人。

【资料2】 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州,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定都杭州。赵构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寻欢作乐。

【资料3】林升传世之作并不多,有名的只有《题临安邸》和《长相思》。

( 1 )阅读古诗和资料,对话诗人,完成练习。

你好,林升。从题目中我知道你是在________作的诗,我猜得对吗?

你猜得很对,我诗中还提到了另外两个地点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是北宋都城和南宋都城。


( 2 )阅读古诗和三则资料,下列对《题临安邸》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向我们展现了杭州繁华的景象
B: 诗人也很想加入这样的生活中去
C: 诗中展现了南宋定都杭州后的欣欣向荣
D: 古诗展现了杭州的纸醉金迷
( 3 )在阅读古诗和资料时,我会比较关注资料________。阅读完资料,我明白古诗中“________”这句是来质问南宋统治者的。
( 4 )对于诗人的心境表述恰当的是( )。(多选)
A: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杭州的赞美
B: 古诗让我感受到了宋朝统治者的能力很强
C: 古诗展现了诗人对统治者不思进取的愤怒,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D: 古诗批判了统治者无视国家命运,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

3、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1 )“西湖歌舞几时休?”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 2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