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阅读一段话,回答问题。

(shèng chéng)唐时期的颜真卿,被后世称为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位书法革新家。他年轻时考(zhōng zhòng)科举。为了学书,他两次辞官不就,跑到洛阳,向(dāng dàng)时的大书法家张旭学习。张旭见他有志学书,就把不肯轻易告人的作书方法传授给他。在张旭的指导下,他刻苦学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称“颜体”。颜体的楷书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颜真卿用笔匀而(cáng zàng)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屈(zhé shé)处圆而有力。碑林中的《颜勤礼碑》就是他的作品。

( 1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shèng chéng)唐 考________(zhōng zhòng)科举

________(dāng dàng)时 ________(cáng zàng)锋

________(zhé shé)

( 2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解释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辞官不:________

( 3 )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有什么特点?
( 4 )你了解书法家王羲之的哪些信息?简单地介绍一下吧!
( 5 )除了颜真卿和王羲之,你还知道哪些书法家?

考点:

拼音 词义 课文内容理解 跨越百年的美丽

答案:

( 1 )【第1空】shèng
【第2空】zhòng
【第3空】dāng
【第4空】cáng
【第5空】zhé
( 2 )【第1空】做,从事。
( 3 )楷书端庄雄伟,行书遒劲郁勃。
( 4 )略
( 5 )略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快乐读书吧。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作“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________想取得成功,________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________,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________坐着羡慕别人“成”,倒________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有删改)

( 1 )“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________“花苞长期孕育”是指 ________。
( 2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 3 )下列对“水滴石穿”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水滴能穿透石头。
B: 只要水不停地滴,石头一定能被滴穿。
C: 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日出(节选)

刘白羽

……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 升)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扔
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箭一直向上(冲 飞),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第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再向下看,云层像灰色急流,在滚滚流开,好让光线投到大地上去,使整个世界大放光明。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黎明时刻的种种红色、灰色、黛色、蓝色,都不见了,只有上下天空,一碧万顷,空中的一些云朵,闪着银光,像小孩子的笑脸。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忘掉了为这一次看到日出奇景而高兴,而喜悦,我却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 1 )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

(矗 升)________起 (扔 抛)________溅 上________(冲 飞)

( 2 )“恍然大悟”的意思是________。作者明白了:________。

“一碧万顷”的意思是________。这里的“碧”实际指的是________。

( 3 )读文中划线句子,尝试仿写一句。
( 4 )作者抓住日出时的________、________,以及它的气势,它给人的思索与遐想,表达了________思想感情。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饺子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 。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 2 )文中还提到了饺子的许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
( 3 )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
( 4 )第③段中划线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 5 )根据文意,说说除夕夜吃饺子蕴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