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孙犁的一封回信
1955年秋,那时我在一中上高二,课余最爱读孙犁先生的作品,尤其对他的《风云初记》读了两遍还爱不释手。得知孙犁先生在天津日报社任副刊编辑,就贸然给他写了封信,询问《风云初记》书名来历,为什么叫“风云”,又为什么叫“初记”。这是个浮浅而略显幼稚的质疑。信寄出后,我想孙犁是位大作家,又是位大编辑,兴许没时间理会一个普通中学生。二十几天过后,寄信之事便有些淡薄了,也不去传达室探看有无报社来信了。
一天,忽然有同学对我说有我的信,是天津日报社寄来的。我惊喜异常,急忙跑到传达室取来信函,心里高兴却藏而不露,悄悄将信放到书包里,准备回家细读。
晚上静下来展信观看,红格毛边纸信笺上,毛笔竖写信文,行楷清晰而隽秀。抬头称呼“马同学尊鉴”,信开头首先为迟复而道歉,接着便解答我提出的问题。大略说,“风云”是比喻局势像风云那样突兀变化,说明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及“三座大山”行将崩溃的情状。“初记”是小说卷册序次,这本书只是“初记”,还要继续写“二记”、“三记”。结尾祝语叫“顺颂学安”,落款孙犁,后具年、月、日。尺把长的信笺写了三张。信写得中规中矩一丝不苟,态度平易而谦恭,真令我由衷感动、钦佩、敬仰。
【注】孙犁,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①爱不释手________
②在天津日报社任副刊编辑________
③略显幼稚________
④展信观看________
( 2 )圈出文中划线词的近义词。①来历________(来源 本来 来路)
②兴许________(允许 少许 也许)
③异常________(异样 非常 经常)
④大略________(大约 大致 详略)
⑤情状________(情形 情感 情况)
⑥钦佩________(敬仰 佩服 敬佩)
( 3 )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孙犁回答作者“风云”和“初记”意思的句子。①在文中用下划线划出写作者“寄信后”、“接信时”和“看信后”心理活动的句子。
②在文中用下划线划出写孙犁回信信笺样子和书写、格式的句子。(注意:信内容不要划)
( 5 )读了文章你觉得孙犁是个怎样的人?考点:
词义 课文内容理解 一夜的工作
答案:
( 1 )【第1空】放下、放开
【第2空】担任
【第3空】稍微
【第4空】打开、展开、铺开
( 2 )【第1空】来源、来路
【第2空】也许
【第3空】非常异样
【第4空】大约、大致
【第5空】情形、情况
【第6空】敬仰、佩服、敬佩
( 3 )大略说,“风云”是比喻局势像风云那样突兀变化,说明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及“三座大山”行将崩溃的情状。“初记”是小说卷册序次,这本书只是“初记”,还要继续写“二记”、“三记”。
( 4 )①第一节“我想……普通中学生”“我惊喜异常……准备回家细读”“信写得中规中规……钦佩、敬仰。”②抬头称呼“马同学尊鉴”“结尾祝语……年、月、日”
( 5 )我觉得孙犁是一个平易近人、谦虚博学的人。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
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 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 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 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 1 )选择文中括号里合适的字。含笑不________(以 已) (佩 折)________服
(竟 竞)________然 倒(像 向)________是
( 2 )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贺年卡
文/张爱玲
一大堆贺年卡一会儿就涂抹完了。
突然记起那满满一大盘姜丝肉,我忍不住笑,记起王老师。那时我在绥化师专上学,迷上书法。恰好哈尔滨有一天大型书法展览,王老师组团参观,我作为唯一的女生参加。王老师自学成才,教学严谨,训起人从不留情面,我一直怕他。临行前一天,他下令:“明天早晨三点钟集合。”然后挨个儿打量一遍男弟子,绝不客气地笑了笑,“晚了就别去,我不等。看谁能睡懒觉。”
王老师惟独没有打量我,他最相信我这个用功听话的女弟子了。可女弟子兴奋了半宿才睡着,一睁眼就四点了,血往上涌,头发竖起,脑袋一下大了许多。
跑到校门口,没人,腿一下就软下来。
“你可来了。”
吓我一跳,是同行中的一位,就站在附近。我有了点儿安慰:“你也起来晚了。”
“我们都等你呢,王老师他们在北门。我们也不知道你住哪儿,在楼下喊过半天呢。”说完,他快跑着叫人去了。
我既高兴又紧张,听见一片脚步声过来,远远地偷看一眼,就讪讪地堆出一脸笑,等着挨训,王老师却只说了句:“快走吧。”
因为我的迟到,误了第一班火车。刚坐上第二班火车,我又开始头晕、恶心,哪好意思声张,只好硬撑着。
要吃饭时再也撑不住了,赶紧告退:“我先出去一下。”吐出点儿东西,觉得好多了,擦汗时才看见王老师正焦虑地站在一边,我说:“好了,没事了。”他却坚持派两个高年级男生陪我去医院。我不高烧,医院不给急诊,他们还和医生吵了一架。
王老师见我没事,便断定:“准是你胃不好,胃寒。”特意为我要了一大盘姜丝肉,我从不碰姜,胃也好,绝无胃寒,但在王老师的注视下却大口大口地吃了许多,我觉得吃药似的大口大口吃姜丝肉是我最好的表达方式,最好的检讨和道歉。王老师看出我的努力,放心了:“这菜比吃药灵,吃完就好了。
毕业后,忙于工作和创作,我只好扔下书法。每每想到有悖于老师的期待,总很内疚。但我敢说,从王老师那里,我学到的决不只是怎样持笔挥毫写柳体字。
严谨:________
讪讪地:________
有悖于:________
内疚:________
挥毫:________
( 2 )王老师最初给“我”的印象是怎样的?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我的老师
倪老师三十多岁,中等个儿,短短的头发黑亮黑亮的,大大的眼睛充满智慧。你相信吗,她那双温柔的大眼睛与众不同——会说话!每当我取得进步时,她那双眼睛好像在说:“你真行,Good!”每当我一大早来教室打扫卫生时,她的眼睛仿佛在说:“你真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如果上课走神了,她的眼睛就提醒我:“快快专心听讲!”上星期,倪老师一家三口参加了新北区“绿色家庭”环保知识竞赛,同学们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老师得奖了没?”“你们猜!”倪老师笑眯眯地说。“一定得奖了!”“哦,何以见得?”“你的眼睛告诉了我们!”“你的眼睛里分明写着两个字——成功!”“知我者,你们也!”倪老师笑得更欢了。“其实任何事,只要认真去做,都会有成功的机会!孩子们,你们说,对不对?”我们心悦诚服。
倪老师上课与(yú yǔ)众不同。据最新统计,在所有任课老师当中,倪老师是最受欢迎的。她给我们上课没有师生界限,几个调皮的男生到了她的课上更是如鸟投林,如鱼得水,越发得(dé dě)意。她讲课声情并茂,且妙趣横生,一堂课下来,无人不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提出一个问题时,她喊同学回答,都要带上一个修饰语:“我的课代表”“我的小助手”,好像交情很“铁”。如果那位同学回答得特精彩,她便会来一句“Sit down please,very good”,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讲课时,她喜欢用一些有趣的手势和生动的比喻帮助我们理解。比如有一次讲到地球的形状时,她说:“你们记住,地球的形状就像你们平时爱吃的橄榄,不过,它是一个变形的橄榄,一头大,一头小。”说着,她用两只手在身体前比画出一个非常大的橄榄形的“地球”,那副(fú fù)模样真有趣!在笑声中我们轻轻松松地记住了她讲授的知识。
期中考试前,由于学习紧张,老师们忙着给我们讲解各种试题,脸上整天紧绷绷的,除了倦意,很难找到笑意。但倪老师例外,她仍然带着一脸微笑走进课堂,让我们备感温暖。记得有一次,她进教室上晨会课,奖励一些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她拿着一个大包,很神秘。是什么呢?她微微一笑,说:“这里面装的棒棒糖,是奖励你们的……”话一出口,教室里便炸开了锅,怎么把我们当做小毛头了?她接着说:“这是我女儿从小最爱吃的棒棒糖。”教室里一下子又静了,领奖的同学喜滋滋地上台去,手捧着棒棒糖,乐呵呵地回来;没有得奖的,东瞧西望,看一眼也幸福似的。同学们很舍不得吃,舔一下,想想自己,想想老师的孩子,甜到了心窝里。
每天放学后,倪老师很晚才回家,总是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书。她在看什么书呢,看得那么专注?有一次,我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轻轻地敲开了办公室的门。“倪老师,什么书这么好看?能借我看看吗?”我拿过书一看,恍然大悟地说:“是江苏自学考试的书!我看不懂。”倪老师抚摸着我的头,笑了,她的眼睛告诉我:“等你长大了,就能看懂了!”
看,这就是我最最崇拜的老师——倪老师。
( 1 )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与________(yú yǔ)众不同 得________(dé dě)意 那副________(fú fù)模样
温柔——________ | 勤劳——________ |
专注——________ | 有趣——________ |
如鸟投林 | 如鱼得水 | 如________ | 如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