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 1 )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 2 )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这是他写在________家________(哪里)的一首诗。
( 3 )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主人爱洁净。第二句中“_______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
( 4 )诗后两句写的是庭院周围的自然环境,运用了对偶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主人________的情趣。

考点:

答案:

( 1 )一水护田将绿绕
( 2 )【第1空】宋
【第2空】王安石
【第3空】湖阴先生
【第4空】墙上
( 3 )【第1空】净
【第2空】无
【第3空】花木成畦
【第4空】手自栽
( 4 )【第1空】拟人
【第2空】热爱自然山水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 1 )将古诗补充完整。
( 2 )题目中的“醉”的意思是________,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________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
( 3 )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请你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

第一句:云翻图第二句:________第三句:风卷图第四句:________。

( 4 )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________,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________。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________。第三句的“________”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
( 5 )提到西湖,我不禁会想到诗人苏轼在这里写下的另一首诗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2、六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有本体或喻体。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

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

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

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 1 )找出本节的比喻句,勾画出来。
( 2 )本节除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有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 3 )作者为什么用“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来比喻中华少年?

3、六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1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 2 )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 3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对于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