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根据课文《春潮》,回答下列问题。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_____,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______。朝阳处______,雪水顺着______,冲开了______。那巨大的_____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______,最后成为一股______,______,______。那冰封的大江在______,在______,逐渐______,______,颜色也______。

( 1 )将上面的短文,补充完整。

( 2 )面对春潮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 3 )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美好的春天吗?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春潮

答案:

( 1 )

寒气凛凛;衰竭;雪已融化;斜谷流过来 ;山涧溪水的冰面;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 越来越大地响起来; 汹涌的奔流 ;冲到山下 ;流进大江 ;春天太阳的照射下 ;山中雪水的冲击下; 变酥了 ;变软了 ;变暗了


( 2 )

你的力量好伟大呀,我们应该学习你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 3 )

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是万物复苏茁壮成长的季节,春天是展示生命力的季节,我要高声赞美你。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 1 )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其中第一层讲________,第二层讲________。这两层之间的内在关系是________。

( 2 )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列举数字”两种方法来说明黄河的特点和造成危害的原因,其中运用“作比较”的句子是:________(一句即可)。运用“列举数字”的句子是:________(一句即可)。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藏在花蕊里的蜜蜂

①一场夜雨,将天空沐浴得格外澄_______【dēnɡ chénɡ】澈,明净。

②园子里愈发清新,空灵。花儿万紫千红,争奇斗艳。一只蜜蜂飞过来,落在一朵粉色喇叭花上,爬向花蕊,两条细长的后腿向上翘着,不停地抓挠,柔软而迅疾,在喇叭口边儿上一闪一闪,仿若夜空里星儿的眼睛眨呀眨的。凑近了仔细看,蜜蜂的须,细细软软,在窄仄(zè)的喇叭底欢快地抓挠,比穿梭还快。直想笑,却又不禁地生出几分疼爱和怜惜。

③熠(yì)熠烁烁的腿和须臾而停下来,原来,花上的蜜汁吸干了,蜜蜂要换个位置。定是为了节省时间吧,蜜蜂仍然头朝下,倒立着爬转几下,_______【继续 持续】它精彩的表演。演字一出,心里不禁地升出一种负罪感,蜜蜂那么忙碌,辛苦,哪里有功夫表演?终于将花儿上的蜜汁都吸尽了,蜜蜂从幽深、窄仄的喇叭花底部爬出来,一刻不停地飞向另一朵喇叭花。

④我跟过去,掏出手机,对准花蕊里的蜜蜂,接连不停地按动拍摄键,我想把蜜蜂采蜜的每一个_______【时间 瞬间】都拍摄下来。

⑤园子里真静呀,啪啪啪的声音听上去震天响。我试探着将手机一点一点靠近蜜蜂,越来越近,几乎要触着喇叭沿儿上蜜蜂穿梭般抓挠着的后腿了。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蜜蜂全然不知的样子。或许它是知道的,顾不得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采蜜,采蜜。

⑥蜜蜂从花蕊里爬出来时,我将手机收了起来,随蜜蜂走向另一朵喇叭花,专心看它采蜜。

⑦我在心里有节奏地数着,一,二,三……数到二十七的时候,蜜蜂直起身子开始往外爬。在这二十七秒,不,是三个二十七秒,不,是一整个上午,不,直到我看累了,离开的时候,蜜蜂从不曾歇息一下。有时花蕊被别的蜜蜂采过了,它蜻蜓点水般在花朵上落一下,接着飞向下一朵。

⑧那片喇叭花一朵一朵都飞遍了,采尽了时,我抬脚离开,蜜蜂扇动起翅膀飞向路那边的一朵黄色小花。小黄花的茎_______【jīnɡ jìnɡ】太过细软,才被蜜蜂触碰着,便朝地面弯下去,幸亏蜜蜂激灵,地飞起来,飞向前面的花丛去了。

⑨蜜蜂那么小,那么弱,却一直不停地忙碌,怎么会不累呢?顾不得呀,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采蜜,采蜜。

( 1 )在文中【 】里选出加加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和恰当的词语。
( 2 )第8自然段中加点的“腾”字写出了________。
( 3 )给画线的部分换个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想一想:文中的句子与改写后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________。
( 4 )画“﹏”的部分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 5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中蜜蜂的特点。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老人与海鸥

那是一个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约来到翠湖时,海鸥正飞得热闹。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nì)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您给海鸥取了名?”我忍不住问。

老人回头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着海鸥:“当然,哪个都有个名儿。”

“您认得出它们?”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阳光下飞快闪过,我怀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你看你看!那个脚上有环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给我看,他忽然对着水面大喊了一声:“独脚!老沙!起来一下!”

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一只海鸥脚上果然闪着金属的光,另一只飞过来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看来它就是独脚,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

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啧……” 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太阳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xuán)涡(wō)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 1 )为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干________ A.bǐng B.bǐn

料________ A.sù B.shù

( 2 )选择正确的搭配。

瞻仰________ 蓝天

仰望________ 遗容

眺望________ 敌情

侦探________ 远方

( 3 )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A: 海鸥们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B: (海鸥的)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C: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D: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 4 )关于本文的中心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篇文章主要为了表现海鸥是一种很有灵性的鸟。
B: 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也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情感。
C: 这篇文章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思念之情。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