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读短文,回答问题。

鲜血换来的升旗式

同学们,每当你庄严地敬礼,在国歌声中凝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你们是否知道:在一座孤岛上,曾经有56名烈士用宝贵的生命,有109名战士用青春热血换来一次仅90分钟的升旗。

1952年,美国侵略军在济州岛修建了集中营,这里关押着六千多名中国志愿军战俘。这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为负伤、疾病或饥饿,失去战斗能力而被美军俘虏的。

集中营的美军对这里的难友们进行了疯狂的迫害。忠诚于祖国的炎黄子孙在敌人的淫威面前誓死不屈,他们决定:在10月1日红日升出海面的时候,在集中营里同时升起十面五星红旗。

9月30日夜,在狂风暴雨掩护下,难友们分外忙碌。他们把军用雨布蒙在烧得滚烫的油桶上,烤化雨布上的胶,再把胶刮掉、擦净,这样军用雨布就变成了一块块白色绸布。他们再用红药水把绸布染红,做成一面面红旗。又用奎宁溶液染黄绸布,把它剪成五角星。在帐篷里昏暗的灯光下,难友们围成一圈,把五星缝在红旗上。一针一线一滴泪,针针线线连着心,缝进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另一些难友用帐篷的支架做成10根15米长的旗杆,还挖好了10个3米深的坑,把旗杆埋牢。护旗敢死队员披着御寒用的破军毯,围坐在10根旗杆四周,彻夜守卫着,防止敌人破坏。

10月1日的黎明到了,这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的日子。狂风暴雨已经停息,绚丽的朝霞像是节日里的盛装和彩色的花束。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早已分别站立在10根旗杆下,脸上闪着晶莹的泪花,他们面向北京的方向,高唱起了国歌。在国歌声中,十面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

看守集中营的敌人像潮水般涌来,敌人的坦克也隆隆地开过来,直升机在难友们的头上盘旋。他们狂叫着:“降旗!降旗!”回答敌人的是六千多双仇恨的眼睛,是更激越的歌声。敌人向难友们扔出了大批毒气弹。敢死队员用事先准备好的石头、石灰包还击敌人,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

砰、砰、砰……敌人瞄准护旗敢死队员开枪了。这悲壮的时刻,勇士们倒下之前喊出了生命最强音:“祖国万岁!”眼看敌人包围了旗杆,两名中弹的敢死队员不顾受伤,迅速降下国旗,把国旗烧成了灰烬,然后,他俩含笑倒下。他们不能让国旗落到敌人手中,不能让国旗受辱。

祖国呀,您看见了吗?在孤立无依的小岛上,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在直冲九霄的悲壮歌声和呼号的伴奏下,在血肉的搏斗中,您光荣的象征——十面光辉灿烂的五星红旗,整整飘扬了90分钟!这是六千多名可爱的英雄儿女献给您的爱心和一片忠诚。

( 1 )给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誓死不屈:________

②枪林弹雨:________

③直冲九霄:________

(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个________句,把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个________句,请试着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
( 4 )这次升旗仪式的时间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地点是在________,参加人员是________。升旗仪式历时________分钟。
( 5 )为了这次升旗,志愿军战土们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 6 )敌人是怎样疯狂而又凶残地阻止这次升旗仪式的?
( 7 )把短文第2~7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三层(用“‖”标出),并概括层意及全文中心思想。
( 8 )短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是以第几人称来写的?人称对象一样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考点:

拼音 词义 修辞手法 课文内容理解 一面

答案:

( 1 )【第1空】fèn
【第2空】nàn
【第3空】kān
【第4空】lǔ
( 2 )【第1空】宁愿死也不向敌人屈服
【第2空】形容枪弹密集或形容激战的战场
【第3空】形容勇士们的歌声和呼声非常响亮
( 3 )【第1空】比喻
【第2空】朝霞
【第3空】节日里的盛装和彩色的花束
【第4空】排比
【第5空】如:手捧奖杯,我深深明白,我今天的成绩,离不开队友们的热情鼓励,也离不开父母的严格要求,更离不开教练科学有效的训练
( 4 )【第1空】1952
【第2空】10
【第3空】1
【第4空】济州岛上的集中营里
【第5空】六千多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
【第6空】90
( 5 )战士们为升旗作的准备工作:①用军用雨布做成十面五星红旗;②用帐篷支架做成旗杆并挖坑埋牢;③护旗敢死队员彻夜守卫旗杆,防止敌人破坏。
( 6 )敌人像潮水般涌来,还开来了坦克、直升机,向难友们扔出大量毒气弹,还向护旗敢死队员开枪,打死56名,打伤109名战士。
( 7 )第2,3自然段为第一层:难友们决定10月1日在集中营同时升起十面五星红旗;第4自然段为第二层:难友们为升旗作准备工作;第5,6,7自然段为第三层:集中营里悲壮的升旗仪式。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1952年10月1日,在济州岛集中营里的一次悲壮的升旗仪式,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 8 )短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都是以第二人称来写的。第1自然段以第二人称开头,人称对象是“同学们”,从而使读者感觉亲切、自然、真实,引起阅读兴趣。最后一自然段以第二人称来写,人称对象是祖国母亲,以向祖国母亲倾诉的语气,更深切地表达出战士们对祖国的挚爱与忠诚。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天地。

迷途笛声

那年我6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弃的采石场,父母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风景十分迷人。

一个夏天的下午,我随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可是,我们穿越了一条僻静的小路后,他们却扔下我,奔向更危险的小路了。

他们走后,我惊惶失措地发现,无法找到回家的那条小路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刺,太阳已经落山,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吃晚餐了,父亲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背靠着一棵树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

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你好,小家伙。”卡廷说,“看天气多美,是出来散步的吧?”

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枝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

“完工后就送给你吧。”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未成形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枝柳笛传到我手中。我俩在一阵清脆悦耳的笛声中,踏上了归途……

当时我心中只充满了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了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他听到哭声时,便断定我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淳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 1 )为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柳笛________

A.xiāo

B.xuē

予________

A.gěi

B.jǐ

向________

A.bēn

B.bèn


( 2 )写出画线词语的意思。

①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

②我们穿越了一条僻静的小路。

③那儿风景十分迷人

④那天他听到哭声时,便断定我迷了路。

( 3 )判断对错。

①“我俩在一阵清脆悦耳的笛声中,踏上了归途……”句中省略号省去了“我俩”如何回家的情景。________

②“看天气多美,是出来散步的吧?”这句是反问句。________

③“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这句是反问句。________

( 4 )仔细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并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当时”是指________的时候。“今天”是指________。

②“领悟”的意思是________。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砸 锅

生活中,事儿没办好叫“砸锅”。人们为什么这么说,“砸锅”最初指的是什么,它是因何而来?

“砸锅”一词源于戏曲行业,是戏曲界的行话。在戏曲表演中,经常出现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的现象,人们称这种现象为“两下锅”或“三下锅”。这里的“两”和“三”指的是两种、三种;“锅”自然指的是戏曲。“两下锅”“三下锅”指的就是不同剧种同台演出的表演形式。采取这种演出方式,并不是说各种戏曲杂糅在一出戏中演出,而是各戏种独立出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最好的消息

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罗伯特·德·温森多有一次赢得一场锦标赛。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出来,到停车场准备回俱乐部。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她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却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温森多被她的讲述深深打动了。他二话没说,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个女子。

“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祝可怜的孩子走运。”他说道。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餐,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一周前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官员说。

温森多点了点头。

“哦,对你来说这是个坏消息,”官员说道,“那个女人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哩!温森多——你让人给骗了!我的朋友。”

“你是说根本就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官员答道。

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这真是我一个星期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温森多说。

( 1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A.zhòng B.chòng)围

②病得很________(A.zhòng B.chòng)

( 2 )填空。

同一个消息,官员说是“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而温森多说是“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温森多是一个________的人。

( 3 )划线句子中的“二话没说”突出了温森多的爽快,充满爱心。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语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写在横线上。

( 4 )短文最后一段中“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