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竹子
竹子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我赞美竹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但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身子。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自古以来,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艺术家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 1 )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出发,表现了“青青翠竹,全身是宝”。①这段文字写了竹子的用途和品格。
②“岁寒三友”指的是竹、松、菊。
③短文把翠竹比作绿色的宝矿,用来说明竹子全身都是宝,用途非常广泛。
考点:
散文 白杨
答案:
( 1 )【第1空】竹竿
【第2空】竹皮
【第3空】竹沥
【第4空】竹茹
【第5空】竹笋
( 2 )【第1空】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 3 )【第1空】借物喻人
( 4 )【第1空】A
【第2空】B
( 5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正 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 6 )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和氏璧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住在荆山脚下。
有一天,他去见楚厉王,说在山上找到一块罕见的美玉,特地来奉献给大王。楚厉王左看右看,觉得不过是一块比较光滑的普通石头,认为卞和在戏弄他,是欺骗君王。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跛着一条腿,再次入宫去献玉。谁知武王同样不识货,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后,继位的是文王。卞和捧着那块美玉,坐在山脚下哭泣,连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就派人去问,是不是因为前两位国君砍了他的双脚而委屈难受。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难受,我痛心的是宝石被当做石头,一片忠心却成了罪名。”楚文王召见了他,命人将玉石仔细打磨,果然是一块熠熠发光的美玉。文王十分感动,因为这块玉是卞和奉献的,就命名为“和氏璧”。
( 1 )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蒙骗——________ 贡献——________
( 2 )短文一共写了________个人物,________是主要人物。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精读与略读》,回答问题。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 1 )为什么要精读?( 2 )为什么要略读?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 3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里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运用了________手法?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