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

桂花雨<节选>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我总是缠着母亲问 妈 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母亲说 还早呢 花开的时间太短 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 1 )在文中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 2 )桂花成熟时,为何要“接”?
( 3 )文中下划线的“总是缠着”写出了________。
( 4 )文中描写桂花的用处是________。
( 5 )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 :“ , ?” :“ , , 。”
( 2 )因为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 3 )【第1空】“我”想摇桂花的迫切心情。
( 4 )【第1空】加在茶叶里泡茶,做糕饼。
( 5 )因为家乡的桂花已经融入了母亲的生活,成为母亲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母亲说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没家乡的桂花香。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端午

材料一:学校端午文化节活动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①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了。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天中节等。

②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③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庆祝活动也是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香囊做成不同的形状,以五色丝线缠绕,结成一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

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 1 )在学校端午节文化活动中,丁丁想去观看歌舞表演,他应该去________。
( 2 )材料二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端午节的。
( 3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端午节还有“中元节”这个别称。

②端午节这天,丁丁特意请了一天假去参加庆祝活动。

③芳芳根据活动安排来到实验楼,为朋友制作了香囊。

④冬冬在1号教学楼参加了诗词天地活动,吟诵了屈原的作品。

( 4 )除了端午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节日及相关风俗?选一个写一写。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滴水穿石的启示

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shǔ shù)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jiāo jiào)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仍(rēng réng)然坚持每天花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 1 )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他数________(shǔ shù)十年 不教________(jiāo jiào) 仍________(rēng réng)然

( 2 )从文中找出三组意思相反的词:
( 3 )文中“挥毫作画”的“毫”意思是________,“坚持不懈”的“懈”意思是________?
( 4 )文中“不教一日闲过”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在你的积累中,也表达这一意思的名句有:________
( 5 )文中“顽石”指的是________,“滴穿”这个词上加上引号,表示________。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我们大杂院里

①我们大杂院里,有一家姐弟俩。姐姐芸芸,弟弟豆豆。姐姐比弟弟大十几岁。父母早逝,姐弟俩相依为命。

②每天,芸芸用自行车把豆豆送到学校,下午去学校里接。上学与上班的方向正相反。豆豆大些了,便乘车上学。芸芸把豆豆送到车上,下午还要到车站去接,领着他过马路。芸芸放心不下的,自然是豆豆的安全。记得学校第一次组织游泳,老师带队,可芸芸还不放心,她请了半天假,坐在游泳池边上,两眼一点儿也没有离开水里的豆豆。在家里,芸芸管着弟弟专心看书,做作业,别的,几乎什么都不让他干。

③芸芸的工资,除了生活必要( )外,就全供豆豆念书了。豆豆升上高中后,芸芸给豆豆买了台收录机,为的是学好外语。那机子的按键旋钮又多又复杂。豆豆用时,芸芸给插上插头,放好磁带,“咔哒”打开机子,调好音量;豆豆说声“( )”,芸芸又“咔哒”一声关上,取出磁带,拔下插头。

④豆豆考上了大学。只是学校在外地,芸芸一直把弟弟送到学校,安顿好才回来。一天,豆豆突然从学校跑了回来。他站在芸芸面前,抹着眼泪,说:“姐姐,我不念书了,就和你生活在一起一辈子。”

⑤芸芸惊讶地看着豆豆,半天才闹明白。原来豆豆到了学校不会( )衣服,不会( )被子,甚至到饭堂买饭时,不知买几两的才合适。

⑥芸芸这时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

( 1 )数下面字的笔画,正确的一项是( )。

A: 乘:9画
B: 第:12画
C: 键:13画
D: 插:11画
( 2 )给文中括号处选择正确答案( )。(填序号)   

A: 开支  不用了  洗  缝
B: 开支  谢谢  烫  叠
C: 费用  请帮忙  洗  拆
D: 开支  不用了  洗  叠
( 3 )第②自然段中哪些表示动作的词反映出芸芸对豆豆的关心过度?在原文中找出来。

( 4 )用“∥”将原文分为三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5 )本文的题目是“我们的大杂院”,你能不能给它一个更好的题目?( )   

A: 芸芸和豆豆
B: 茫然的爱
C: 姐弟情
D: 溺爱的害处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