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老师的用意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拜访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 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 对他说 老师就在岛上 你自己去找吧 十天以后 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海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老师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 1 )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下划线的词语。①气喘吁吁:________
②一望无际:________
③惊涛骇浪:________
①俞伯牙苦学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________》。
②“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这里的“老师”是指________。
( 3 )给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________的琴师 ________的心情 ________的大海
________的山峰 ________的松涛声 ________的乐曲
( 5 )老师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第2空】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第3空】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 2 )【第1空】高山流水
【第2空】大自然
( 3 ) , , :“ , 。 , 。”
( 4 )【第1空】高明
【第2空】放松
【第3空】一望无际
【第4空】高耸入云
【第5空】扣人心弦
【第6空】美妙
( 5 )让俞伯牙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各种美妙的声音。
( 6 )【第1空】略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惟一的听众(节选)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惟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默默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靠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惟一的听众……
( 1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美好的________ | 美妙的________ |
美丽的________ | 美满的________ |
①“一个人默默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句中前“一个人”是指________,后“一个人”是指________。
②“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句中“深深的潭水”写出了________。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小高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这么说,你真想让那些蝴蝶什么的在这里安家?”
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①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②”
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 1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明白________ 相信________
( 2 )照样子写词语。笑嘻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纸箱的秘密”指的是什么?作者“明白”了什么?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③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④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⑤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可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⑥破课桌yǎn rán一个叱咤风云的战场。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成语。①yǎn________然
②叱咤风云:________
( 2 )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问题: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