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快乐读书吧

京剧

京剧,我国主要剧种之一,由清代中叶的徽调、汉调相继传入北京合流演变而成。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后流行于全国。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如果从四大班进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

考点:

说明文

答案:


( 1 )【第1空】徽调
【第2空】汉调
【第3空】西皮
【第4空】二黄
【第5空】胡琴
【第6空】锣鼓
( 2 )【第1空】京剧
【第2空】黄梅戏
【第3空】豫剧
【第4空】越剧
【第5空】川剧
【第6空】粤剧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华佗学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为了(解除 消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 辛苦),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伺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伺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3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经(磨练 锻炼)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阅读 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埋怨
责怪)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 1 )从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解除 消除)________痛苦 历尽________(艰辛 辛苦)

(磨练 锻炼)________了 (阅读 攻读)________起

(埋怨 责怪)________华佗

( 2 )用曲线在文中划出最能反映华佗认真学医的两句话。
( 3 )比较下列一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短文中为什么采用前一种写法。

华佗一面耐心地伺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华佗耐心地伺候病人,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 4 )华佗能学得一手好医术,靠的是( )
A: 立志与拜师
B: 拜师和勤奋
C: 实践和读书
D: 立志和勤奋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母爱

江南雨


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 1 )借助字典,查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厚________ 绳________ 强________ 叫________ 喝________ 然而止________ 瘦骨嶙峋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不为所动:________

恼羞成怒:________

凄厉:________

僵持:________

( 3 )画出描写老牛的词句,认真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 4 )将母牛与小牛的故事进行缩写,字数不超过150字,要把事情说清楚。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伶俐——________ 即刻——________

( 2 )短文提及了茶峒人端午日哪几种习俗?作者详细写了哪种习俗?
( 3 )短文开始三个“莫不”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 4 )下列句子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A: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B: 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C: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D: 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 5 )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________的精神。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