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九曲溪漂流

大凡去过武夷山的朋友,回来后都会滔滔不绝地介绍九曲溪漂流之奇趣,当我也如愿踏上九曲溪的竹筏时,也立即沉醉其中,并被九曲溪特有的风光所震撼。

九曲溪,顾名思义,九曲十八弯,因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游览而写出脍炙人口的《九曲棹歌》而闻名于世。

端坐竹筏,只觉得两岸青山耸峙,其间一溪碧水穿谷绕峰而过,那些刚刚登临过的天游峰、虎啸岩、一线天等景区,全都倒映在九曲十八弯的溪水里,随风荡漾,扑朔迷离,如梦似幻,成就了一番特有的动静结合、山随水动的景致。再看两岸群山,有的似虎跃龙腾,(A);有的则雄踞一方,(B);有的像玉女插云,(C);有的则直耸云霄,俯瞰群山。

乘上小竹筏,船工们或轻点石岸,或用力撑篙,或干脆就收篙顺水漂流,但小小的竹筏依然随清波而流淌,飘飘然而前行。众多游客众多竹筏自觉形成一线,时而迎着耸立的峭壁,冲过湍急的险滩;时而又折入深邃的峡谷,滑向澄碧的深潭。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抬头可观景色,俯首可视清流,侧耳可闻水声,伸手可嬉浪花。那种悠然,那种闲情,那种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放逐心灵的感受油然而生。

心随景动,景随舟移。此刻,我仿佛听到了来自遥远时空里的朱熹的声音:“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 1 )给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威武凛然 亭亭玉立 风骨刚健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 2 )九曲溪因“________”而得名。作者端坐竹筏,观赏一溪碧水和________;顺水漂流,一路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随舟移,作者此刻又联想到了吟唱九曲溪的诗篇。
( 3 )下列对画“ ”的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九曲溪山环水绕的特点。
B: 这句话写游客在九曲溪漂流赏景玩耍的情景。
C: 这句话写出了游客顺流而下惊险刺激的场面。
D: 这句话流露出作者悠然自在的心情。
( 4 )短文通过写九曲溪的奇景及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风骨刚健
【第2空】威武凛然
【第3空】亭亭玉立
( 2 )【第1空】九曲十八弯
【第2空】两岸青山
【第3空】峭壁
【第4空】险滩
【第5空】峡谷
【第6空】深潭
( 3 )C
( 4 )表达了作者对九曲溪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母亲的“听觉”

她听不见。28岁那年,工厂里一次意外爆炸,让她失去了听力。那一年,她的儿子才三岁。

一个在人生半途失去听力的人是可怜的,她要比那些天生失聪的残疾人更痛苦。她整日以泪洗面。

是的,失去听力给她和她的家庭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用自鸣壶烧开水,她听不到。水烧干了,最后电线引起自燃,她闻到了焦味,冲到厨房,冰箱、电饭煲、微波炉全毁了。

这个世界太喧嚣,但是她却听不到。

一个春日,她陪儿子到僻静的江滨画素描,儿子口渴了,她离开儿子买饮料。

这之后的许多事让人们奇怪。一个远处钓鱼的老者在喊:“有个孩子落水了快救命!”只见一个拿着可乐的女人突然舍了手中的饮料,飞奔向江滨。她奔跑的速度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一只鞋也跑飞了。到了江边,她毫不犹豫地跃入江中,把那个不断沉浮的孩子托了起来。

落水的是她的儿子,幸亏她能“听到”。

但是,她却听不见。围观的人后来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一个聋子怎么能听到有人在喊“救命”?

现在,如果有人说耳朵是唯一的听觉器官,我不信。除了耳朵,我们身体上的所有器官都会产生“听觉”。只要有爱。

(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喧闹—________

偏僻—________

迟疑—________

( 2 )用“________”画出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
( 3 )对“失聪”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变成聋子
B: 失去听力
C: 变得不聪明
( 4 )文章的母亲听不见,为什么能听到呼救声?
( 5 )文中说“幸亏她能‘听到’”,“听到”为什么加引号?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莫泊桑学写作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早在青少年时期就爱好写作。他如饥似渴地读了许多文学名著,也写了不少文章。不管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语言,都没有什么特色。他非常苦恼,就带着自己的几篇作品去请教当时的著名作家福楼拜。福楼拜对他说:“问题很简单,主要是你观察的功夫不到家,现在你就从观察马车开始吧。每天都有马车从你家门前经过,你就仔细观察一番,把看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

莫泊桑回到家后按福楼拜的要求,全神贯注地观察马车在晴天和雨天、上坡和下坡时行驶的不同样子,还仔细观察了赶车人在暴风雨中和烈日下的不同表情……他将观察到的这些材料写进作品里,又送给福楼拜看。福楼拜看了他的文章后满意地笑了,他对莫泊桑说:“_____你观察得仔细,写作有了进步,但贵在坚持啊!”

莫泊桑将福楼拜的话铭记在心,不断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他一生中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成了闻名世界的大作家。

(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如饥似渴:________

(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烦恼________ 举世闻名________

牢记__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__

( 3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___你观察得仔细,写作有了进步,但贵在坚持啊!

( 4 )从莫泊桑成功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槛条幅,上而写着“煮书”这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 )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辛( )正坐在转椅上品茶( )我指着条幅问( )爷爷( )书怎么可以煮呢( )书放在锅里煮( )不是要煮坏吗( )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我呢?煮热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您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辛的情感。还可以牢记文中的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辛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是真有道理呢!

( 1 )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 2 )爷爷书房里挂的条幅,上面写的是________,"我”对它的理解是________。读完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它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
( 3 )文中用大诗人杜甫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 4 )概括一下,爷爷是建议"我"如何煮书的?
( 5 )阅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