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中的童年(节选)

窗外,雨的帘幕层层地、轻轻地、若隐若现地遮掩了远近的山脉和田野。风吹得树木左右摇摆,雨使得花草弯了腰也低了头。夏日的梅雨,来得总是那么急促和匆忙,让人出乎意料。悄悄地掩上门窗,将从天上喷洒下来的水珠挡在窗外,可是雨点却又偏偏打在屋顶上,滴答滴答地,像一群顽皮的小精灵,将屋瓦当成一面小鼓,兴奋而轻快地打了起来

记忆中,也是这样一阵雨从午后断断续续地直到傍晚,下得屋前沟里的木板都浮了起来,沟水涨得四处流溢,湿漉漉的柏油路光滑得像可以在上头溜冰似的。雨不停地下,我的心也像那块木板一般浮躁起来,我盼望能在雨中尽情嬉戏一番,可是又逃不过父母的监视,只有无奈地望着雨稀里哗啦地继续洒落。

好不容易,雨势稍小,再也顾不得会被父母责骂,悄悄套上雨鞋,偷偷溜到屋外,和小伙伴们会合,顺便也拖走了那块木板,当成跷跷板玩了起来,一高一低,好不快乐,好不尽兴,大伙儿的笑声震天地响。闹够了,就把雨鞋灌满水,来来去去地走,雨鞋叽咕叽咕地响着,我们也嘻嘻哈哈地笑着,走到那棵常年青翠的柏树下,大家合力摇落一树晶莹的雨露,让它滴在脸上、头上,沁凉而舒爽。

傍晚时分,雨停了,夕阳也露出半边红艳的脸庞。此时,一道弯弯如带的彩虹,也伴随着夕阳遥挂在天际,相互辉映。夕阳、云霞、彩虹,我们欢欣地呼喊,举手指向那道彩虹,喃喃地数着:红的、黄的、绿的……哎呀,好多呀,在我眼里彩虹也不只是七种颜色了,它的亮丽缤纷,让我怎么也数不清。此刻,天色和谐,就这么边数边赞美地送走了一轮夕阳、满天云霞与那道梦幻似的彩虹。

这虽然只是宇宙间短暂的停留,但在我心中却铭刻成永恒的回忆。

( 1 )窗外的雨激起了作者的回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童年的雨趣。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 2 )将第一段中加粗的部分中的“打”换成“擂”好不好?为什么?
( 3 )短文画横线的部分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形象具体地写出了________。
( 4 )作者是按________顺序写记忆中的“一阵雨”的,主要写了下雨时、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部分。
( 5 )短文第四自然段进行了大量的景物描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抒发作者________之情作了铺垫。
( 6 )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短暂的停留”指的是童年的雨带来的短暂快乐
B: “永恒的回忆”是指童年的丽带来的快乐成为一生值得拥有的宝贵财富
C: 童年的雨太过短暂以至作者总是怀念,并对此闷闷不乐

考点:

散文

答案:

( 1 )【第1空】①雨中玩自制的跷跷板
【第2空】②穿着灌满水的雨鞋走来走去
【第3空】③将柏树上的雨水摇落到脸上、头上
【第4空】④欣赏雨后的天空美景
( 2 )示例:好。;“擂”的力气大,发出的声音大,这样写能更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当时兴奋的心情,同时也照应了前半句中的“一面小鼓”。
( 3 )【第1空】比喻
【第2空】“我”的心
【第3空】漂浮的木板
【第4空】“我”当时按捺不住的兴奋心情
( 4 )【第1空】时间
【第2空】雨势稍小
【第3空】雨停后
( 5 )【第1空】夕阳
【第2空】云霞
【第3空】彩虹
【第4空】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 6 )C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回答问题

丰 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前进。严寒把群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像狼似的嗥叫着,似乎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军长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军长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军长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冻死了一个人……”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军长愣了愣,话也没说,快步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安详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纸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经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军长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他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军长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军长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军长就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融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群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军长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选文有删改)

( 1 )文章首尾都有对于“风雪”的景物描写,作用是什么?
( 2 )文中描写了老军需处长冻僵?死在枯树干旁的情景,刻画人物的方法有:________,老军需处长“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说明他________;他的神态“镇定、安详”,说明他:________“单薄、破旧”的衣服“薄薄地贴在身上”,表现出他________。
( 3 )对“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表现了军长由暴怒到惊愕,以至于深深感动的复杂心理。
B: 这“怔”和前边的“怒”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军长爱护战士,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C: 这“怔”是为了衬托前边的“怒”,并为下文的“敬”作铺垫。
D: 使读者体会到军长此刻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 4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题目“丰碑”的含义应该怎样理解?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美金的价值

①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②“什么问题?”“爸,您一小时可以赚到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

③“我只想知道。请您告诉我,您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小孩哀求道。“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

④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⑤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

⑥父亲坐下来还在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⑦父亲走进小孩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睡,我还醒着呢。”小孩回答。

⑧“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受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爸,谢谢您!”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⑨“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问。

⑩“因为这之前不够,但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您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您共进晚餐。”

( 1 )5岁的小男孩希望用20美金换取________,可见他十分希望________。

( 2 )在短文中,爸爸的态度是这样变化的:有点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请给短文第④自然段加标点。

( 4 )短文的第⑥⑧⑩自然段中都有一个破折号,这几处破折号各表示什么?

A.解释说明   B.语意的转折

第⑥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

第⑧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

第⑩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

( 5 )爸爸听了孩子的话会和他共进晚餐吗?为什么?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国家,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来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起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这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然后轻轻地把蜡烛吹灭。一声危机似乎过去了。

可是那个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蕊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站起来,一边端着烛台一边往门口走。中尉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她知道,厄运即将来到了。蜡烛起来越短,马上灾难就要来临。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气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 1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人物有________。
( 2 )这个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全文以“________”为线索,讲述了________。
( 3 )第五自然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
( 4 )把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并说说哪一种说法更好为什么?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