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
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
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
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
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
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
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
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
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
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 1 )第一部分“雪莲”喻指________,“海燕”喻指________,“雏鹰”喻指________,“山丹丹”喻指________。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中华少年
答案:
( 1 )【第1空】纯洁
【第2空】勇敢乐观
【第3空】抱负远大
【第4空】热烈顽强
( 2 )【第1空】排比
【第2空】爱国之心、自豪之情
( 3 )【第1空】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
【第2空】中华的坚强决心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一位美国朋友说:“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这难听的话刺到了我们的痛处。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朋友的这番话有一定道理。
黄土高原曾经郁郁葱葱,黄河的水也曾经清澈碧绿。随着“坎坎”的伐木声,河畔的森林植被越来越少,河水由清变浊,由浊变黄,河改名叫黄河。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近5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表层土有0.07厘米厚。若筑起高和宽均为1米的土堤,至少可以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长期的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了,每年随之而去的氮、磷、钾约3000万吨,相当于100座年产20万吨化肥厂产量的总和。在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每个劳动力耕种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七倍以上的农田。他们早出晚归,累死累活,即便是苍天保佑,风调雨顺,一亩地才打三四十公斤粮,收二三十公斤油籽。
黄河浑浊不堪,因此有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之说。黄河的年径流量为432亿立方米,远比世界上的一些大河少,但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38公斤,每年输沙量达16.4亿吨,两项指标均高居世界各大河之首。黄河的流域面积不及密西西比河的1/4,但年输沙量却是密西西比河的5倍。
注入黄河的泥沙使黄河的河床每年增高5-10厘米。在黄河下流的一些地区,河床已高出两岸十多米,成为一条空中“悬河”,真的如李白所说的那样,“黄河之水天上来”。多少年来,这条悬河成为架在人们头上的长剑,历史上曾发生过1500多次大决口。黄河成为一条害河,人们望黄兴叹,谈黄色变。
据研究,形成一厘米厚的表土,约需100年到400年时间,而若无植被的保护,风雨在短短的几个季度就可把这些沃土冲光。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
( 1 )笫四自然段中列举了一系列的数据,这些数据说明________。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10分)
①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②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笫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 昐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③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既然 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 旅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⑤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致 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 1 )写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鲁迅先生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 1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________
形容整齐不乱,有条有理。________
( 2 )填空。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把书看作宝贝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的精神。
( 3 )请将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写下来。①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
A.鲁迅先生生活清贫,家里的藏书是他最宝贵的财产。
B.鲁迅先生生活清贫,但是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读过很多书,知识渊博,这些宝贵的书就是证明。
②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这句话表明( )。
A.鲁迅先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B.鲁迅先生读过的书深奥难懂。
( 5 )短文中5、6自然段写了鲁迅爱护书籍的细节,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鲁迅是怎样爱护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