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1 )看拼音,写词语。

línɡ hún

jiè wèn

mù tóng

yáo yuǎ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辨字组词。

清________ 魂________ 牧________

请________ 魅________ 牡________

( 3 )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①路上行人断魂。________

②牧童指杏花村。________

( 4 )《清明》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的景象。“________”表现出了人们的悲伤情绪。我还能写出一首描写清明节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 1 )【第1空】灵魂
【第2空】借问
【第3空】牧童
【第4空】遥远
( 2 )【第1空】清明
【第2空】灵魂
【第3空】牧童
【第4空】请教
【第5空】魅力
【第6空】牡丹
( 3 )【第1空】将要
【第2空】远处
( 4 )【第1空】唐
【第2空】杜牧
【第3空】清明节扫墓
【第4空】欲断魂
【第5空】佳节清明桃李笑
【第6空】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 第四句中诗人“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 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 2 )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A: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2、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读诗歌,回答问题。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1 )“王师”是指________。
( 2 )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用原句回答)
( 3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3、五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古诗阅读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将诗句补充完整,并用横线画出第一句诗中动态描写的诗句,波浪线画出动态描写的诗句。
( 2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全诗主要描写了________季________(时间)的景色。
( 3 )诗中的“姑苏”指的是( )
( 4 )诗人在前两句诗中描写自己看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5 )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
( 6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________的心情,从“________”字可以看 出来。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