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黑魆魆:________。

②千钧一发:________。

( 2 )文中“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________。
( 3 )郝副营长为什么要点燃那本书?

考点:

语段阅读

答案:


( 1 )【第1空】形容黑暗无光
【第2空】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 2 )【第1空】守敌的围墙被炸了一个缺口,突击连冲了进去,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猛烈阻击,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 3 )点燃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方向。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个积满了雨水的水坑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他的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感觉到。

______小弟弟______你在干什么呀______我疑惑地问______

______造桥呗______他连头也不抬______只将手中的小木头往水窝里排列开去______

“造啥桥呀?”我好奇地又问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啪”地一声,他一脚踩得泥浆水溅了开去,“大桥”倒塌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不声不响地蹲下来,心疼地捡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这个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固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桥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他那种坚持不懈、刻苦“造桥”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不禁自问:“难道我不能像他一样?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坑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雨帘,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还在认真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 1 )在文前的横线上为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 2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小男孩坚持不懈、刻苦“造桥”的句子。
( 3 )在第2、3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
(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 5 )“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中的“理想之桥”指的是________;“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中的“理想之桥”指的是________。
( 6 )你认为怎样将自己的“理想之桥”变为现实?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血凝红叶

峡谷中,(座 坐)落着一座低矮(简单 简朴 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sù
shuò)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 志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

一位正在着(zhuó zháo)手写赵一曼传记的作家,随手采摘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着 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 悲伤 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赴死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bó pō)里,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地想从洒着赵一曼的鲜血的地方捡起些什么,从而带走我们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柞树叶,珍惜地把它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做我最珍贵的书签吗?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

( 1 )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音、词语。
( 2 )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3 )在听作家讲赵一曼的故事时,“我们”为什么都沉默?
( 4 )作者为什么在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采撷一片柞树叶珍藏起来?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詹天佑》片段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 1 )片段第一句话在课文中起________作用,由此推断片段写的是________。
( 2 )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最准确一句是________

①表现了詹天佑怕丢面子的思想感情和要争得荣誉的决心。

②表现了詹天佑胸有成竹的心情和修好铁路的坚强决心。

③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光的坚强决心。

( 3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周密——________ 勘测——________

毅然——________ 讥笑——________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