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选段,回答问题

我们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 1 )在文章中,写雨水的目的在于


( 2 )语段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滴水穿石的启示

答案:

( 1 )

反衬水滴的持之以恒。



( 2 )

反问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芭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的茎高达三四米,不分枝,丛生。芭蕉叶大,呈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芭蕉叶的表面呈深绿色,有着对称而又细密、匀称的纹路,光滑得如同打了一层蜡,叶背呈浅绿色,略有粗糙感。入夏,芭蕉的叶丛中便会抽出淡黄色的大花。

芭蕉的生命力很强。我们学校的一角就有几棵芭蕉,它们虽然饱经霜打雨淋、风吹日晒的折磨,却依旧是那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像健美的绿衣少女,在校园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自古以来,芭蕉就以孤独忧愁的形象出现在文人的笔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清。”她借芭蕉这一意象,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诉了出来。

芭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芭蕉根捣烂涂抹患处,对消除肿毒有很好的疗效。芭蕉的用途可真大呀!

我欣赏芭蕉那颀长秀美的身姿,欣赏它那素淡可爱的黄花,更佩服它那种昂扬向上、不畏风雨的精神!(有删改)

( 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春天的意味正浓。________ 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________

( 2 )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 3 )这篇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来介绍芭蕉。
( 4 )为了强化读者对芭蕉的认识,作者还引用了著名女词人________的词句,使全文显得内容丰富。
( 5 )作者为什么会欣赏芭蕉?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 6 )芭蕉成为古人笔下咏诵的对象,你还知道哪种植物也曾经成为古人的情感寄托?请写出两句与它相关的诗句跟大家分享吧!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鸵 鸟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

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 蜕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jìn jìng)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迈出 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jǐng jìng)平贴地面, 钻进沙堆, 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shì zhì)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躲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

( 1 )画去不正确的词语或读音。
( 2 )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
( 3 )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
( 4 )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

①方法一:________ 例句:________

②方法二:________ 例句:________

③方法三:________ 例句:________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老农卖瓜

那是一个非常炎热的下午。我和表哥出去玩,刚刚走到街口,便看见看见那里围着一些人,我和表哥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卖瓜的老农正和几个外国人在说什么。只见其中一个外国人指着老农车上皮色很鲜的大西瓜,伸出四个手指头,老农会意了,连忙从车上挑了四个大西瓜,另一个外国人又用手做他个劈的动作 老农又会意了 他在四个西瓜中挑出一个过了秤,后用力 咔嚓 一刀 嗨 好瓜 只见鲜红的瓜瓤国一粒粒西瓜子在阳光下微微泛光,就像颗颗黑宝石,那些汁水,顺着切瓜板缓缓流下,待老农再把西瓜分成几小块后,那几个外国人各拿起一小块,放在嘴里细细品尝,边吃边啧啧称赞:“Very good!”“ok!”

接着,一个外国人指了指西瓜,又指了指老汉装钱的箩筐,这回,老农却没有会意了。外国人又把动作翻来覆去做了好几遍,老农依然不知道怎么回事,没办法,那个外国人把整个钱包拿出来,塞到老农手里,这时,围观的人中有两个发出了不三不四的声音:“老农,发财的机会到了,拿他几张‘大团结’!”“喂,多拿点,他们不知道价钱的!”我听见这些话,真有点替老农着急,怕他做出有失国格的事来,只见老农毫不理睬那些话,他不慌不忙地把其余三个瓜逐一过秤,又算了好一会儿,然后轻轻地在钱包里抽出了两张五元钱,就把钱包还给那个外国人,那些外国人拿起西瓜正要离开时,老农急着“哎,哎”地叫了起来,边叫边用手指着箩筐,一个外国人以为老农没有拿够钱,又想把钱包掏出来,但是,这时老农迅速地从箩筐里拿出五毛钱,塞到那个外国人手中,那些外国人恍然大悟,紧紧地握住老农的手,用十分生硬的中国话说:“中国人,好!”

这时,人们都向老农投以赞许的目光,不知谁对刚才起哄的人说了一句:“你们呀,跟这位老伯比起来,差得太远了。”那两个人在人们的责备目光中,惭愧地低下了头。那几个外国人边说边走远了,老农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照常卖他的瓜。

( 1 )写出文中下划线词的近义词。

会意—________ 依然—________ 赞许—________

( 2 )给第二自然段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 3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 4 )第二自然段末,处国人啧啧称赞,是因为________。
( 5 )外国人说:“中国人,好!”是因为:________。
( 6 )从老农的行为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写下来。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