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较2014年 略 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材料二】“浅阅读,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近日,作家王蒙在上海图书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论坛上谈到网络阅读时指出。王蒙所指出的“浅阅读”的确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的兴起,使人们的阅读变成了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思维不连贯,思考不深入,有人因此调侃,网络使“知识分子”变成了“知道分子”。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材料四】有人说:“靠写段子是成不了作家的。”同样,只有浅阅读的民族,不可能真正强大。

( 1 )阅读材料一:其中的数字和“略”“远”说明了什么?
( 2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①谈谈什么是浅阅读?②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
( 3 )结合四份材料,谈谈你对阅读的思考和建议。

考点:

语段阅读

答案:

( 1 )说明我国人均阅读量逐年增长幅度不大,而且我国人均阅读量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 2 )①思维不连贯、思考不深入的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的阅读。②刷微博、读微信;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 3 )思考:当代的阅读不应沦为“浅阅读”,因为阅读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还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建议:国家:①加大书店密度;②多提供免费图书;③颁布法令促进阅读;④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个人:①培养阅读兴趣;②减少娱乐,留出读书时间;③多读能引发思考的经典作品。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银杏

银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经过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

可是,到了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群的竞争中,被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在少数地区,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行。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的定林寺中,据说有300多岁了,直到今天它还果实累累。

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

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树根能够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使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 1 )人们为什么称银杏是“植物界的恐龙”?( )
A: 银杏长得跟恐龙一样大
B: 银杏和同时代的恐龙一样普遍
C: 银杏和恐龙一样灭绝了
D: 银杏存活的时间和恐龙一样长
( 2 )人们把银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引号表示________。
(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 4 )银杏树长寿的原因是( )(多选)
A: 银杏树根系极为发达,扎得深,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
B: 银杏树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
C: 银杏存活的时间和恐龙一样长。
D: 银杏树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能抑菌杀虫,使银杏树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 5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经过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轮船在慢慢下沉。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动作再快点儿!”船长又叫道。第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

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 1 )船长哈尔威沉入大海时,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这说明( )
A: 他面对死亡很害怕,无话可说。
B: 他的救援工作结束了,能平静无畏地面对死亡。
C: 他没有思想准备,没机会说话。
( 2 )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是什么?你怎样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
( 3 )你认为船长哈尔威是个什么样的人?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练习。

泥土最珍贵

两个欧洲人来到埃塞俄比亚。他们到处奔波,绘制地图。皇帝知道后,就派了一个向导去帮忙。欧洲人结来工作后,向导回到首都,报告皇帝说∶"陛下,欧洲人把见到的一切都画到了地图上。他们到过尼罗河发源地塔那湖,然后顺流而下;他们找到了金银矿,把矿产、森林、大大小小的河流都记了下来。"皇帝对欧洲人的意图思考了很久,决定接见欧洲人。

欧洲人到了皇宫,皇帝亲自接见并宴请他们,还赠送了贵重的礼物。最后皇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