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 1 )这几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
( 2 )给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开(chéng shèng)________ 新(xiān xiǎn)________

( 3 )写出选段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并把它改为肯定句。
( 4 )用选段中字体加粗的词造句。

无论……都……

考点:

语段阅读

答案:

( 1 )【第1空】《桂花雨》
【第2空】琦君
( 2 )【第1空】shèng
【第2空】xiān
( 3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的。
( 4 )无论多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不懈。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读课文 《变色龙》选段理解

“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把他的想法说出来,“它的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
“没错儿,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 哦!… 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在街上来 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 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 !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 1 )第三段中有许多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 2 )在上面这段文字中找出一处细节描写,并说说它的作用。

( 3 )从奥楚蔑洛夫的变化中,可以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请加以概括,并找出相应语句。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个瓜。瓜熟了,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

有一年,秦始皇到处抓壮丁修长城。有一个叫万喜良的公子,是个书生,吓得从家里跑了出来,躲到了孟家的院子里。孟员外见他挺老实,知书达礼,就答应把他藏在家中。后来,孟家就商量着招他为婿。常言说:“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小两口成亲还不到三天,突然闯来了一伙官兵,不容分说,就把万公子给抓走修长城去了!这一去是凶多吉少,孟姜女成天哭啊,盼啊!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没有盼到,信儿也没有盼来。

孟姜女决定去长城寻找万喜良,于是辞别了二老,踏上了行程。孟姜女一直奔正北走,穿过一道道的山,越过一道道的水。饿了,啃口窝窝头;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儿。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在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我的丈夫!一天,她走得筋疲力尽,又觉得浑身发冷。她刚想歇歇脚儿,“咕咚”一下子就昏倒了。她苏醒过来,才发现自己是躺在老乡家的热炕头上。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两天,病没好又动身了。

孟姜女终于到了长城。她到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万喜良修长城的地方。可是万喜良已经累死了。孟姜女守着丈夫的尸骨,哭得死去活来。忽然,“哗啦啦”一声巨响,长城像天崩地裂似的,倒塌了一大段。

( 1 )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①“秦始皇到处抓壮丁修长城”中的“壮丁”是指________。

②“孟员外见他挺老实”中的“挺”意思是________。

③“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在文中指________。

( 2 )“孟姜女”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 3 )孟姜女在寻找丈夫万喜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 4 )读了《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慨?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就热爱学习。他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远远超过了一般人。 毛泽东同志酷爱学习,他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他每天很早就起床,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去,对着窗前熹微的晨光高声朗读。等天大亮了,同学们都了,他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一天六节课,他每天都抓紧课余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作业做好,然后就到阅览室去看书或看报。晚上,学校规定的两个小时自习时间,他总是阅读从图书馆借的书籍,边读边做笔记,从不浪费一分一秒。星期天,他除了爬山游泳,就是去听学术讲座,有时还到一些他敬仰的老师家里去请教问题,从不白白度过。

毛泽东同志( )抓紧时间读书,( )读得特别认真。凡是他自己的书,遇到重要的、精辟的地方,他都要加圈加点,有时还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在一本有十万字的书上,他就用工整的小楷写了一万两千多字的批语和提纲。许多地方他都用笔加上圈点、单线、双线、三角等符号,标明书中的重点内容,可见他读书的态度是多么认真,对书理解得多么深透。毛泽东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 1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2 )写出文中的过渡句。
( 3 )短文从哪两个方面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 4 )文中的“从不浪费一分一秒”可用一个成语替换,这个成语是________。
( 5 )毛泽东同志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请认真阅读短文后,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最能体现这一点的( )。

①很早就起床 ②抓紧课余时间 ③高声朗读

④读得特别认真 ⑤边读边做笔记 ⑥从不浪费一分一秒

( 6 )毛泽东的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