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答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 1 )“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

( 2 )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________。

经过:________。

结果:________。

考点:

记叙文 草船借箭

答案:

( 1 )【第1空】如鱼得水
( 2 )【第1空】刘备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第2空】刘备和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着,第三次才见到并共商天下大事
【第3空】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①近义词:起初——________

②反义词,紧张——________

( 2 )用“________”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 3 )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②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这样的目光”指的是怎样的目光?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毛主席在花山(节选)

1948年的春夏之交,毛主席转移到了花山村。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一天早晨,毛主席正在看地图,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①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

警卫员说:“报告主席,为了不影响您的工作,我和商量了,要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②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警卫员解释道:“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

毛主席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说:“这怎么会呢?多年的战争生活,使我习惯了在各种环境中工作。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是!”警卫员拔腿就走。

“③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

警卫员帮大娘端着盛满玉米的簸箕回到了花椒树下的碾台。一会儿,陆续又来了几个碾米的老乡,碾台吱扭吱扭地转了起来。警卫员刚回到院里,毛主席就叫他进来。他走进去,毛主席把笔放下,说:“任务完成得不错。还有一件事等着你办。”说着,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警卫员知道,这筒茶叶是在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的,转了几道手才送到毛主席这里,毛主席一直没舍得喝。他站在那里,表示为难。毛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④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笑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 1 )短文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两件事,分别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

( 2 )句子①和句子②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句子③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句子④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

A.坚持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

B.与群众的深厚情谊,对警卫员的关心和教育

C.十分体察民情,留心百姓的生活

( 3 )短文主要对毛主席进行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
( 4 )文中描写的两件事,表现了毛主席对群众的什么感情?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_____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呀?”王辉说:“《中国古代文学史》。”江主席拍着王辉的肩让他坐下,对他说,中国有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都非常好。江主席_____问王辉:“《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都读过吗?”王辉_____说:“这是我们必读的书。”江主席又问:“能背诵一些吗?”王辉没敢肯定地回答.虽然不少名篇名段他都能背诵,但又怕江主席当面指定内容让他背,就_____告诉江主席:“我都熟读了。”江主席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说着,便_____地背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他背得抑扬顿挫,当背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 1 )联系上下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描写人物神态、表情、动作等的词。

( 2 )照样子、写词语:

兴致勃勃(ABCC):________

频频点头(AABC):________

( 3 )这段话中提到的优秀文学作品________ 、________有你阅读过的古代文学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 4 )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

( 5 )联系课文题目想一想,江主席为青年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深远意义是什么?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