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
考点:
说明文
答案:
( 1 )【第1空】丰富多彩
【第2空】气势磅礴
( 2 )【第1空】佛
【第2空】民族
【第3空】佛
【第4空】北魏
( 3 )云冈中期石窟出现了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
( 4 )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早中晚期的云冈石窟的不同特点。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青藏高原路边的野花请不要采
1998年,我随中国第一支女子长江源科学考察队到过青藏高原。那次高原之行中,我采访到,多年来在了解江源、认识江源的科学考察中,科学家们也曾办过傻事,付出过代价。
为了研究江源的冻土、植被状况,有一位科学家曾从山上挖了一小块草皮带回研究所进行分析。让这位科学家没有想到的是,几年后他再到那片山上去的时候,原本绿绿的一座山,竟成了秃山。“挖走一块草皮能影响一座山的植被?”那位科学家对我讲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堆满了愧疚。
原来,青藏高原的生态属于脆弱的冻土圈结构,那里的生物原本就是生活在一个非常低水平的稳定状态,各个环节都是相互制约的,这种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变化特别敏感,所以会出现挖走一块草皮毁掉一座山的现象。
在青藏高原我经历的另一件事是这样的:
2002年6月的一天,当地人带着两个北京的摄影记者找藏羚羊拍摄。他们的车一开进山沟,司机、县长和两个记者都惊呆了。满沟都是藏羚羊。原来是藏羚羊产完羔后,正从繁殖地向尼玛的一条山沟迁徙。当地人粗粗地数了数,不低于6万只!
就在当地人忙着数母羚羊和小羚羊时,两位记者高兴得简直就疯了。一个举着“大炮筒”似的镜头,一个扛着摄像机,连追带赶地拍摄。可是带着小羚羊的羊妈妈们,经不住记者们这么追赶它们的孩子。一时间,母羊带着小羊跑的跑,踩的踩,山谷里乱作一团,一只只小羚羊倒在了血泊中。
县长急了,哪有这么拍的,羚羊受得了吗?可记者哪里肯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根本听不进当地人的大骂,没办法的当地人想出了招儿,从车上拿出绳子,把两个记者捆了起来。
青藏铁路经过的青藏高原,有着荒野上盛开的鲜花,也有着挖一片草皮就能秃一座山的脆弱环境;那里生活着大量的藏羚羊,也住着世代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民族兄弟。向往着青藏高原的人们,路途中,当你从火车上下来呼吸高原的空气,欣赏昆仑山上的小草时,请千万手下留情,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当你的镜头对准前面奔跑的野生动物时,请尽量减少对他们的惊扰。因为,那片神奇的土地值得我们敬畏。
( 1 )选正确读音。愧疚 _________
A.jiū | B.jiù |
血泊________
A.bó | B.pō |
和谐相处________
A.chǔ | B.chù |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中年闰土》节选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1 )这段文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中年闰土的外貌、动作、神态的不同,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加以说明:中年闰土:________。
( 2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的原因是:欢喜:________。
凄凉:________。
( 3 )闰土“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想说的话是什么?请你揣摩语境、联系全文,把它补出来。( 4 )他们之间隔着的“厚障壁”是什么?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像夏天一样成长(节选)
张武林
在十六岁以前,我一直认为夏天是用来冲锋陷阵的。
像夏天捕到的第一只龙虾,拥有着火红的颜色,却虚张声势地挥舞着大钳,然后被随意地扔到岸边的篓子中,却毫不在意地(持续
继续)自己的厮杀。手插着兜走过小城的每一个街道,有傲慢穿着白裙的少女经过,洁白、鹅黄、翠绿,香樟树下飘来的一抹墨绿,然后口哨一吹,便仗剑天涯。
在十四岁的夏天,我开始学习打篮球,运球,上篮,投篮,走位……褐色的篮球在砖红色的操场上蹦蹦跳跳,扶膝(xī
qī)喘气的时候仿佛听到盐粒在脸颊上滚动的声音,然后直起腰,用力地往上一投,一条美丽的弧线完美地从篮中心穿过。
和要好的兄弟在街边吃麻辣烫吃得直吐舌头,用拳头与那圆滚滚的西瓜对抗,蛋糕奶油
抹遍全身,即使暴雨也(固执 顽固)地不肯打伞……总是天真地认为自己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即使还得要乖乖上课,被迫做到品学兼优,也会撇(piē piě)撇嘴道“只是给那些可怜的大人一点安慰罢了”。
我们不想成为大人,我们只是想长大。
看小说看到昏天黑地,然后在化学课上理所当然地睡过去,醒来时,正见老师在做淀粉遇碘变蓝的实验,白色、蓝色、红色,在一个狭小的试管里变换着,像一个盛大的魔法,扭过头去被光晃了眼,才发现窗边幼小的杨树已经长到三层楼高了,亭亭如盖。
(选自《少男少女》2017年第15期)
( 1 )在文中括号内选择使用恰当的词语和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