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第一朵杏花》,回答问题以下问题。

( 1 )课文为什么以一朵杏花为题?

( 2 )按时间顺序,课文可分几部分?写出段意。

( 3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观察杏花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时间?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第一朵杏花

答案:

( 1 )

竺爷爷在科学研究中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反应出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得责任心。因此,课文以第一朵杏花为题,来达到小事情见大道理的主题效果。


( 2 )

分三段。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准确的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认真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 3 )

两次,一年前,一年后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恐龙的灭绝之谜

恐龙是生活在几亿年以前的巨大动物。它们的体形之巨大远非今天的大象,犀牛和河马所能比拟。

如今这个世界似乎已成了哺乳类动物占统治地位的天下,可是中生代则是爬行动物的极盛时代。梁龙是恐龙家族中身体最长的种类,它的骨架从头至尾长达26.5米,骨胳重量将近30吨。身长24米的雷龙骨胳重达50吨。腕龙、梁龙和雷龙这3种身躯巨大的动物都是素食者——以植物为主食。它们的形体都具有头小脖子长,四肢粗壮发达的特点。

猛龙(霸王龙)是食肉恐龙中体形最大的一种,身长14米,高约5.5米。猛龙是那时候地球上食肉动物的世界之最。

翼手龙是会飞的恐龙,身手轻捷的翼手龙只有麻雀那么小,而巨大的羽齿龙(羽翼龙),它那带皮膜的双翼展开时,竟有7.5米的展幅。

恐龙在生物进化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但是,这种巨大的动物最终还是没有逃脱其在地球上灭绝的命运。这是因为气候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时候,恐龙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界所提供的食物毕竟有限,而恐龙的胃口实在惊人。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机体没有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因而在与机体更为完善的哺乳类和鸟类动物的生存竞争中败下阵来,惨遭淘汰出局。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比拟——________ 辉煌——________ 灭绝——________

( 2 )本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 3 )本文介绍的恐龙有________。
( 4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天地。

幸存者的记忆

经过数小时垂死挣扎后,大舜号倾倒在大海中,船舱一下被水淹没了。同舱的几名男子用各种器物,还使用了头颅和拳头,终于击碎了钢化玻璃窗,第一个逃出这个船舱的是董颖;男人们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不过,她也只是在大海中任凭风浪摆布。突然她看到一条橡皮救生筏,那上面已有一位老人,老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爬上去。这时大浪将一个男子送到了她和救生筏的旁边,那位男子毫不犹豫地倾全身之力,把董颖顶上了救生筏。当董颖再来向他伸手时,两只手就差那么小小的一点距离,一个巨浪将那位大哥卷入海底,再也没有起来。

董颖懵了,她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真的,她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位大哥的爱妻和孩子交待了。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援助________ 震撼________

( 2 )“那位男子毫不犹豫地倾全身之力,把董颖顶上了救生筏。”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男子的“毫不犹豫”?
( 3 )为什么说董颖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一陋忙碌碌,母蚁生儿,工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竞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_________(jí jǐ )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_________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_________会全军覆灭。

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_________体积,_________精神。千里之堤_________(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 1 )找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拼音。
( 2 )在⑤⑧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 3 )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
( 4 )读④⑤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④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这一句相照应。用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

②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③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

( 5 )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
( 6 )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
( 7 )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