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雕塑一般的姿势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

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

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

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

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是的,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

这,你想过吗?

( 1 )先给下划线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

发________ ________

然________ ________

然________ ________

示________ ________

留________ ________

( 2 )在文中找反义词。

挺拔如松________ 重于泰山________ 站有站相________

( 3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
( 4 )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怎么样理解?
( 5 )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________,母亲的“姿势”则是________
( 6 )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
B: “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而退缩的精神。
C: “潸然泪下”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cù
【第2空】突然发生
【第3空】shān
【第4空】流泪的样子
【第5空】tuí
【第6空】形容败兴的样子
【第7空】zhāo
【第8空】白地表示或宣布
【第9空】mí
【第10空】病重快要死了
( 2 )【第1空】颓然如泥
【第2空】轻于鸿毛
【第3空】坐有坐相
( 3 )因为母亲的姿势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是火灾发生时,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护着怀抱中的孩子,没有爱是做不到的。
( 4 )一个人的姿势明确地表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
( 5 )【第1空】一丝不苟
【第2空】母爱的象征。
( 6 )C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幸存者的记忆

“大舜”号在渤海湾中再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悲壮。302人只有22人生还,其中居然有一位女性。她叫董颖,今年26岁,在青岛帮人卖服装,她是只身去大连玩的。

当警铃第一次拉响时,头一次坐船的董颖吓坏了。她不知救生衣如何穿,泪水止不住地流在美丽的脸庞上。这时有两位还没穿上救生衣的大哥走了过来,帮她穿上了救生衣。董颖看到装船的通道上乱作一团,她手足无措地向着惊慌失措的人群跑去,发现那里的男人们都主动让出一条道,让妇女、儿童和老人先上甲板。

经过数小时垂死挣扎后,“大舜”号倾倒在大海中,船舱一下被水淹没了。同舱的几名男子击碎了钢化玻璃窗,第一个逃出这个船舱的是董颖——男人们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不过,她也只是在大海中任凭风浪摆布。突然她看到一条橡皮救生筏,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爬上去。一个男子倾尽全身之力把她顶上救生筏。当董颖再来向他伸手时,一个巨浪将那位大哥卷入海底,再也没有起来……

筏子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董颖放声大哭。可一个大浪将筏子掀翻,董颖死死缠住了筏绳。她将两个指头伸进鼻子里,拼命地用嘴呼吸,不让水灌进鼻子将自己呛死。过了很久很久,董颖发现自己随筏子到了岸边,有人拉她,可没拉住,又漂远了一点,岸边也是惊涛拍岸,她随时可能被反弹到海里。董颖忙将筏绳解开,又是一个浪将她送到了岸上。这时一个渔民用羽绒服包住了她,她活了下来。

真可谓生死之劫啊!惊魂未定的董颖说,帮了她的男人们,其中哪一个不到位,哪怕是相差一秒,她都可能葬身大海。为她而去的男人们,伟大、无私,将会在大海中永生。她要将这个故事告诉世世代代的人们。

( 1 )“筏子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一句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________的情况。
( 2 )第一段中的加点的“居然”表示________ 。用在这里的作用是________。作者特别提到董颖是“只身”去大连玩的原因是________。
( 3 )文中多次写到董颖被吓坏了,这样写的作用是是什么?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 1 )“大眼睛”指什么?
( 2 )这双大眼睛渴望________,忧郁是指:________。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要学会独立思考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勤于思考的学习方法。他晚年住在美国普林斯顿的一所简朴的木板房子里。邻居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时常放学后,前来看望这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经常喜欢检查她的功课和作业。有一次,孩子拉着他的手亲昵地问:“爱因斯坦爷爷,这道题怎么做?”爱因斯坦和蔼地说:“孩子,要学会思考,不要_______碰到困难___________向别人伸手。”有时,爱因斯坦对小女孩稍加启发地说:“我给你指个方向,不过,答案还得用你的头脑去找!”

原来,爱因斯坦自己在少年时代就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他在14岁时,能够自学几何和微积分。在自学中他旦遇到困难,总是细心琢磨,反复思考,直到实在算不出来时才向别人请教。“给我指个方向吧!”但是不等人家开口,他就提出要求说:“不要把答案全部告诉我,留着让我思考!”后来他成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当人们赞誉他对人类科学作出巨大贡献时,爱因斯坦笑着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 1 )在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不要________ 碰到困难________ 向别人伸手。

( 2 )爱因斯坦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

( 3 )短文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