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安妮的一生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备受父母的宠爱,上学后又深得老师的喜爱。1942年7月,为了躲避纳粹党的迫害全家躲进普林森河畔小屋,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这位13岁犹太少女在日记中记下了她的孤独和恐惧,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后被人告发,1944年8月被捕,1945年3月死于集中营,年仅16岁。

(二)《安妮日记》一则

最亲爱的吉蒂:

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佛,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我渴望……哭一场!我觉得我仿佛要爆炸。我知道哭会有帮助,可是我不能哭。我浮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踱到另一个房间,从窗框的细缝呼吸,感觉到心在跳着,好像在说:“终于,满足我的渴望吧……”

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

(1944年2月2日 星期六)

( 1 )辨字组词。

宠________ 期________ 孤________

庞________ 斯________ 狐________

( 2 )写出下面词语的同义词。

孤独——________

期盼——________

祝愿——________

渴望——________


( 3 )安妮渴望得到哪些东西?

( 4 )是什么使安妮无法得到她渴望的东西?

( 5 )读过这两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对安妮说些什么?

考点:

字形 字义 词义 课文内容理解 半截蜡烛

答案:

( 1 )【第1空】宠爱
【第2空】期待
【第3空】孤独
【第4空】庞大
【第5空】斯文
【第6空】狐狸
( 2 )【第1空】孤单
【第2空】期望
【第3空】祝福
【第4空】盼望
( 3 )

她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更渴望和平。


( 4 )

战争,为争夺不正当利益而掀起的战争。


( 5 )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次冒险

退休教授安道特是一个言语不多的人,然而谈到他1944年春的那回遭遇,就会激动得滔滔不绝,我们也会听得入迷。

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兵,安道特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没有找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

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在熹微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红色屋顶的农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边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刚学会的几句法语。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人——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异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的说着,把这个美国人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砰”的一声关上了橱门。

几分钟后,六个德军冲锋队员闯了进来。他们已经看到了这个伞兵的降落。这是附近惟一的房子。他们搜查得很彻底。转眼之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了。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如何处置俘虏安道特,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插上了。

这间棚屋里,有个小小的窗口,窗外是田野,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道特蜷身挤出窗口,奔向树林。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跑进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嚷声。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伞兵没有失望。他一回头又奔进田野,穿过院子。院子里还躺着被害者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

女主人很快出来了,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惊奇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使孩子们失去了父亲。

“快!”她毫不迟疑地送他回壁炉边的碗橱里。

德国冲锋队员没有来这个农家搜查。

( 1 )填空。

①安道特的“那回遭遇”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

②第2自然段中的“那时候”是指________。

( 2 )“言语不多”的安道特谈及1944年春的“那回遭遇”为什么会滔滔不绝?

( 3 )女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3~4个词语来概括。

( 4 )安道特的“第一次冒险”是指什么?

( 5 )从安道特和女主人两方面写出“第二次冒险”的含义。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

( 1 )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A: 面对,面临
B: 靠近,挨近
C: 到来,来临
D: 照着,根据
( 2 )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A: 梅花艳丽俊秀。
B: 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 想临摹《梅鸡图》。
D: 《梅鸡图》太有味道。
( 3 )“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A: 酸甜苦辣等味
B: 香、臭等味
C: 画的意境
D: 意思
( 4 )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A: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 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打仗,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然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是否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面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 1 )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写下来。

( 2 )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说说望梅止渴的意思。

( 3 )请把文中表现天气炎热的句子写下来。

( 4 )曹操对士兵们说,前面梅林有梅子,对士兵行军有什么作用呢?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