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节选)

①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

②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③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④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林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⑤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⑥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圆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青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⑦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莆田盖地的雷洪点击,被劈断,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过一回又一回摧毁,却能够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⑧我家乡的灞河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对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

⑨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 1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株柳树,你想到的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要符合文章内容)

( 2 )文章⑥⑦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作者的________,第⑥自然段中柳树生长面对的最大困难是________和________;第⑦自然段则从柳树________的精神这一方面赞美柳树。
( 3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柳树________的精神,实际上是借柳树________。这种写法叫做________。
( 4 )由这株柳树你想到了谁,试举例:

________的________ ________的________

( 5 )作者由高原的柳树想到了家乡的柳树,这种写法叫________,后面的内容老师用省略号代替了,你猜想一下,作者会接着写什么呢,试着写几句。

考点:

散文

答案:

( 1 )【第1空】奇迹
【第2空】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青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 2 )【第1空】猜测和想象
【第2空】干旱
【第3空】寒冷
【第4空】顽强
( 3 )【第1空】不计较命运公不公平,不畏恶劣的环境,满怀希望,与生命环境顽强抗争
【第2空】喻人
【第3空】托物言志
( 4 )【第1空】扎根边疆
【第2空】建设者
【第3空】守卫国防
【第4空】哨兵
( 5 )【第1空】对比;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引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念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宇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 1 )文段中,“据说”一词应理解为( )
A: 听说的,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肯定就是这种方法。
B: 推测的,是后人根据当时可能拥有的工具想象出来的方法之一。
( 2 )文段中的问句是( )
A: 一般疑问句
B: 反问句
C: 设问句
( 3 )这段内容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 4 )理解填空。

这段内容主要是写________,表现了古埃及人民的________。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泥人张(节选)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 )到桌子下边,打鞋底( )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 )杯饮酒,眼睛也只( )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 )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 ),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张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海张五。

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乐。

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个儿。

( 1 )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瞅 抠 伸 端 捏弄 摆弄

( 2 )从泥人张捏泥人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3 )后面的“贱卖海张五”与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 4 )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泥人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蛙的苦恼

这天,有只名叫“呱呱”的青蛙趴在洞里睡觉。他已经骨瘦如柴,一点儿精神也没有,原先青而发亮的皮肤也变得干巴巴的了。

突然,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把睡梦中的呱呱惊醒了。呱呱问:“谁呀!”“是我,你的好朋友哇哇。”外面传来另一只青蛙焦急的声音,“我正在被人追捕呢!”

呱呱急忙把门打开,哇哇神色慌张地蹦进来。呱呱问:“怎么了?”哇哇喘着气说:“我早上出去,想抓些害虫填填肚子,在半路上被一个人发现了。那个人用网来捉我,我拼命地逃,结果逃到你这儿来了。”

呱呱说:“咳,现在的日子可真难过呀!你看,我前几天吃了几只害虫,也不知怎么了,肚子痛得要命,害得我几天没吃东西。”哇哇说:“现在害虫也不能多吃,我的肚子也有些痛。”

哇哇说:“你还不知道呀?人类在庄稼地里喷了许多农药。虫子吃下喷过农药的农作物,又被我们吃了,当然肚子痛了!”“原来是这样。”呱呱说。“不仅是这样,”哇哇说:“我们现在连门都不敢出,一出去就要被捕捉,人类把我们当做可口的莱肴,刚才要不是跑得快,我早就没有命了。”呱呱叹了一口气说:“我们可怎么活下去呀!”说着说着,两只青蛙流下了眼泪……

(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如柴

追捕

肚子


( 2 )找出文章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 3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呱呱遇到的麻烦是________。

②呱呱原先的皮肤________,现在变得________。

③哇哇遇到的危险是________。

④青蛙的苦恼是指________。

( 4 )你觉得我们能帮助青蛙们做些什么呢?

( 5 )查找一些有关资料,看看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多少只害虫,对人类有多大贡献。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