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亩,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链接材料]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

( 1 )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

高兴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3 )选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 4 )选文第⑨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5 )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高兴极了
【第2空】有点心急
【第3空】心情淡然
【第4空】欢喜欲狂
( 2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含苞待放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罢花开放的期待。
( 3 )第⑧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链接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 4 )内容上抒发了喜爱罢花的感情;结构上首尾呼应。
( 5 )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 1 )这一小节写了__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__的人。
( 2 )两个“活着”的含义是( )
A: 两个都指肉体的生存。
B: 前一个指肉体的生存,后一个指精神的永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故乡的“水墨画”

吴 建

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卧在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

每年初春,过了一冬的池塘便渐渐有了生机。起初,细小的菱叶疏疏朗朗地漂浮在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池塘,把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棱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微风送来缕缕馨香。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时常有几个心急的孩子,放学后奔到池塘边,拾一根树枝,拨两三块菱盘过来,翻起来看结了菱角没有。

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出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凉津津的,胜似苹果。站在岸边的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走进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了,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出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

而今剥着菱角 我又徜徉在故乡的 水墨画 中了 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 荡起木盆 我也加入了采菱女的行列 并随手将一只菱角扔进嘴中 细细咀嚼

( 1 )照样子写词语。

①疏疏朗朗________

②争先恐后________

( 2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的水墨画 ________的菱叶

________的菱盘 ________的菱香

( 3 )在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 4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①菱角的盛期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根据提示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文章先讲了________,

接着讲了________,

最后讲了________。

( 5 )品析句子,回答问题。

故乡那些长满菱角的池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卧在村边地头。

①“水墨画”指的是什么?

②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用以上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________。

( 6 )“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句中的“掀”“掐”是写什么动作?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然后按要求做。

家乡的桥

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的两端,就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的、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各有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xié)取而来的。有趣的是,请石匠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

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火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做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 1 )抄写下面的词语,照样子再写几个。

雄赳赳________ 凉丝丝________

________

(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短文是分三部分写的。第一部分是________自然段,第二部分是________,第三部分是________自然段。

②第二自然段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具体写家乡的石桥千姿百态的。

( 3 )请你写出文中家乡小桥的名字是根据什么起的。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