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蜂鸟(节选)
在所有动物当中,蜂鸟体态最妍美,色彩最艳丽。金雕和玉琢的精品也无法同这大自然的瑰宝媲美。它是体积最小的鸟类。小蜂鸟是大自然的杰作,其他鸟仅仅部分享有的品质它都兼而有之:轻盈、迅疾、敏捷、优雅,华丽的羽毛 这小小的宠儿应有尽有。它身上闪烁着绿宝石、红宝石、黄宝石般的光芒,它终日在空中飞翔,只不过偶尔擦过草地;它在花朵之间穿梭,永远生活在自由的天地里。
各种蜂鸟分布在美洲最炎热的地区,它们数量众多,但仿佛只活跃在两条回归线之间。那些在夏天把活动范围扩展到温带的蜂乌,在那儿,也只作短暂的逗留;它们仿佛是太阳的追随者,同它一起前进,一起回归.并且乘着风在永恒的春天里翱翔。
最小的蜂鸟体积比虻还小,粗细不及雄蜂。它的喙是一根细针,舌头是一根纤细的线;它的眼睛像两个闪光的黑点;它翅上的羽毛非常轻薄,好像是透明的;它的双足又短又小。不易为人察觉;它极少用足。停下来只是为了过夜,而白天它纵情地在空中邀游。它双翅的拍击非常迅捷,所以它在空中停留时不仅形状不变,而且看上去毫无动作.只见它在一朵花前一动不动地停留片刻;然后箭一般朝另一朵花飞去。
除了勇敢——或者毋宁说鲁莽,这种小鸟还朝气蓬勃:人们看见它狂怒地追逐比它大二十倍的乌,附着在它们身上,反复啄它们,让它们载着自己翱翔。一直到平息它微不足道的愤怒。有时,蜂鸟之间也发生非常激烈的搏斗。急躁看来是它们的天性。如果它飞近一朵花,并且发现花儿已经凋零,无蜜可采,它立即毁掉花瓣儿,以示恼怒。蜂鸟只能发出一种低微的急促而反复的叫声:“嘶卡,嘶卡。”拂晓就听见蜂鸟在林中啁啾,到太阳放射出最初的光芒,蜂鸟的族群便振翅而起,飞散到广阔的原野上去。
( 1 )下列分条列举的信息中,哪一项与选文说明的内容不相符?( )蜂鸟身体很小,能够通过快速拍打翅膀悬停在空中,每秒约15次到80次,它的快慢取决于蜂鸟的大小。
这两种语言风格的不同点是:________。
考点:
说明文
答案:
( 1 )C
( 2 )【第1空】作比较
【第2空】比喻
【第3空】拟人
( 3 )不能。“只”是限定词,用“只”强调了蜂鸟不能发出除“低微的急促而反复的叫声”之外的声音,如果删去,就说明蜂鸟还能发出别的声音,与事实不符。这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 4 )【第1空】它双翅的拍击非常迅捷,所以它在空中停留时不仅形状不变:而县看上去毫无动作,只见它在一朵花前一动不动地停留片刻,然后箭一般朝另一朵花飞去。文中的句子 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说明蜂鸟双翅的拍击速度快,语言生动形象;而题目中的句子用到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蜂鸟双翅的拍击速度快,语言平实。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材料1】
1860年lo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材料2】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节选)
【材料3】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留学。这批学生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当半数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大学学业时.大清国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召留美幼童回国。这批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学子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他们大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百度百科《留美幼童》
【材料4】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周恩来
( 1 )材料较多,要提高阅读速度。请你快速阅读材料1和材料3,写出主要意思,填在文中的批注栏里。阅读材料,我知道了:梁启超认为中国兴亡在于________;周恩来认为富强中国还需要________,于是,他在1917年赴日本留学
读完材料,我最希望清政府能做到这一点:( )
A.多招募军人 B.继续支持幼童留美 C.修复回明园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蚂蚁
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 1 )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①第四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这一句相照应。写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
②第五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________。
③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
( 5 )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杨升庵是明朝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大文学家。
杨升庵年幼就______,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他特别喜欢游泳,一到热天,就到门前的小河里去玩个痛快。
有一天,他正在河里游泳,远远地看见衙役们举着“回避”“肃静”的牌子在前面鸣锣开道,县太爷坐着轿子,在一群衙役______中走过来。县太爷来到小升庵附近,看他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不回避他,觉得这孩子可气又可爱,想逗逗他,便叫人拿了岸上的衣服挂在一棵大树上。县太爷下了轿子,对小升庵说:“今天我给你这个小神童出个上联,你若对得好,我把衣服还你,若对不上来,那就在水里泡着吧!”
小升庵一听对对联很高兴,便两手很夸张地抠抠耳朵说:“我______。”
县太爷被他的滑稽样逗乐了,一指那棵大树:“千年古树当衣架。”说完就想朝轿子那儿走。打算坐在轿子里等小升庵对出下联。谁知,他还没转过身去,一个童声就喊起来:“万里长江作澡盆!”
县太爷一惊,______:“真是神童啊!”于是亲自取下衣服送到小升庵跟前,说:“你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的气魄,将来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
( 1 )将(前呼后拥 聪颖过人 脱口而出 洗耳恭听)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县太爷看着杨升庵,觉得他可气,是因为________;觉得他可爱,是因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