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1 )这几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 2 )这部分内容是________描写,这是作者第____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时间是在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
( 3 )这几段文字是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榕树的,展示了大榕树________特点,文中最能展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

考点:

语段阅读

答案:

( 1 )【第1空】鸟的天堂
【第2空】巴金
( 2 )【第1空】静态
【第2空】一
【第3空】傍晚
【第4空】大榕树
( 3 )【第1空】从远到近
【第2空】生机勃勃
【第3空】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

涩涩的香布袋

一个普通小女孩的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虽然事隔多年,但抹也抹不去。

那是“十一”长假的第三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林州市石板岩村的王相岩。在下山的路上,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这儿的孩子正在放秋假,他们所谓的秋假其实就是回家帮助家长干活。”同时,她也向我们介绍了这里的三大特产——花椒、山楂、核桃。因此,我们特别留心石梯两旁的杂货。

突然,我的眼前一亮,一个卖香布袋的小女孩吸引了我。她穿着一件大红色外套,脑后随意地扎着一个辫儿,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过往的行人。她见我们走了过去,就对我们说:“买一个香布袋吧,能驱邪气,保平安。”妈妈摸了摸香布袋,问她:“这是你妈妈缝好,让你来卖的?” “妈妈没让我做,这是我自己做的。”“那你这香布袋里面装的是什么?”她说:“是我上山采来的治腰酸背痛的中药。”“你看这孩子的手多巧啊!”妈妈一边点头一边称赞到。我问她:“你也在放秋假吧!”她摇摇头说:“我没有上学。”“没上学?”我追问道:“你今年多大了?”“9岁了。”我急着问:“那你怎么还没上学?”她怯怯地说:“我家里没钱。”原来,她是一个因家里穷而上不起学的失学儿童,与她同龄的孩子已经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了。看着她亲手缝制的五颜六色的香布袋,我和妈妈挑选了一个。她卖5角钱一个,妈妈掏了5元钱递给她,她说:“太多了,我找不开。”妈妈一边拉我离开,一边说:“不用找了,不用找了。”我回头向她招手说:“再见!”同时心里默默地祝福她,祝她早日跨入学校大门。

回到家,我仔细地端详着香布袋,才发现上面绣的“桃花洞纪念”5个字中,有两个字的笔画都少了一笔。我想:一定是哪个上过学的小伙伴帮她写的字,她在绣字时,因不识字而漏绣了。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我把它挂在书桌前,让它来激励我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建造更多的希望小学,让全国像她一样的孩子都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重—________ 宽敞—________

( 2 )为什么“看着这香布袋,我的心情有些沉重,也有些苦涩”?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 1 )“化险为夷”中“险”和“夷”是一对反义词,再写出类似的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
( 2 )用“________”画出描写航行充满风险的句子,这句话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体现了狂风之大,海浪之猛。而面对如此险境,郑和还是那样________,显示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和氏璧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料 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________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________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献给楚国当时的国王,楚厉王。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之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 果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仍然
果然)有一块宝玉。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________是卞和所献,________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后来这块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玉石看上去是很普通的,只有有经验的玉匠才能分辨出隐藏在石头中的美丽宝玉。

( 1 )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________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________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

②________是卞和所献,________这块玉就被称为和氏璧。

( 2 )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意料 意外)________的发现 (仍然 果然)________坚持

(仍然 果然)________有

( 3 )这块宝玉为什么被称为和氏璧?它有什么特点?
( 4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
A: 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也有宝玉。
B: 一般的人不识得宝玉,只有非常有经验的石匠才识得。
C: 有才华的人虽然可能一时不被人赏识,但他的才华最终将会显露。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