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烛心
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咚咚咚,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他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视……
( 1 )本文第四自然段是________描写,体现了小薇________的性格特点。第六自然段有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体现了小男孩和他妈妈________的形象。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心理
【第2空】多疑、冷漠
【第3空】语言
【第4空】动作
【第5空】热心肠、与人为善
( 2 )A
( 3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他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 4 )小薇轻轻拿过男孩手里的蜡烛,牵起男孩的手,说道:“小朋友,快进来,阿姨和你开玩笑呢,阿姨家有蜡烛,来,我们一起点蜡烛去。”男孩点点头,他小心地拉着小薇的手,点这了蜡烛,烛光是那么亮,那么温馨。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高烧使刘英同志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老人与海鸥》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它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 1 )“发生了一件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2 )找出描写海鸥动作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 )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 4 )短文第三段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jì jí)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shuì suì)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 姿)
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镜 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 1 )划去选文括号中错误的拼音或生字。①因为科学家提出那么多设想,人类完全有理由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②“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③读了这段话让我们明白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