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默写《乡村四月》,并完成练习。

乡村四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默写出《乡村四月》诗句。
( 2 )这首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所作,描绘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________,后两句着重写________。
( 3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_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________的赞美。

考点:

语段阅读 诗

答案:

( 1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2 )【第1空】宋
【第2空】翁卷
【第3空】初夏
【第4空】乡村自然风光
【第5空】人们农事的繁忙
( 3 )【第1空】乡村风光
【第2空】劳动人民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1 )“三万里河”指的是________,“五千仞岳”指的是_______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_______和很________。
( 2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多选)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偶
( 3 )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
B: 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
C: 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收复失地的决心。
D: 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
( 4 )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五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1 )下面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B: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2 )前两句诗中的“入”字表现出河的________,“上”字突出了山的________。这两句诗展示了祖国山河的________,包含着作者对国家的________之情。
( 3 )后两句诗中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把诗句中的字与其表达的情感用线连一连。

尽 作者对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望 受压迫之苦和无限的辛酸

又 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

( 4 )下面与“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铁骑无声望似水
B: 但悲不见九州同
C: 铁马冰河入梦来
D: 位卑未敢忘忧国
( 5 )陆游一生的诗、词、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文字中饱含的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你还积累了哪些陆游的爱国诗句?(至少写两句)。

3、五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乡村四月

[ ]翁卷

①,

子规声里雨如烟。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①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 1 )把诗人所处的朝代和诗句填写完整。
( 2 )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子规声里雨如烟”所展示的优美画面。
( 3 )第四句中的“蚕桑”照应上面“________”,“插田”照应上面的“________”,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勾画出乡村四月农家的________。
( 4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