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1 )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的词义。

触株

②因其耒而守株

( 2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考点:

文言文阅读 石灰吟

答案:

( 1 )

①走:跑

②释:放下


( 2 )

议论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兔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而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诗词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1 )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 2 )“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 3 )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2、六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是________的意思。
( 2 )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 千锤/万凿/出深/山。
B: 烈火/焚烧/若/等闲。
C: 粉骨/碎身/浑/不怕。
D: 要留/清白/在/人间。
( 3 )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决心。
( 4 )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_______,“志”是________。
( 5 )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3、六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课文理解。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1 )翻译下列诗句。

①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②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2 )从这首诗中,我们明白石灰的形成要经历这些考验:________;石灰的__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赞颂。
( 3 )诗中作者抒发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的坚定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