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练习。
冬日田园杂兴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 1 )这首诗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湖山雪景图。画中有人物、有________,有动、有静,通过视觉、________、________等多方面描写,刻画出了冬季的严寒。( 2 )这首诗描写了冬季雪后初晴,这是在湖面上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 3 )诗中的“凝”、“不知”分别是什么意思?考点:
诗 四时田园杂兴
答案:
( 1 )【第1空】风景
【第2空】听觉
【第3空】触觉
( 2 )
乘船漂行。
“凝”指结冰;“不知”在这里有“这才知道”的意思。
1、四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________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 。
( 2 )写出诗的前两句的意思。( 3 )前两句诗中,诗人把________ 比作了________ ,突出了洞庭湖面________ 的特点。2、四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只有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睛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
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
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
鱼鳞上也有圆圈——
一圈就是一岁,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
撒在江南的庐山。
那又是在提醒大家,
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从来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 1 )短文题目运用了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贴切风趣,富有吸引力。( )3、四年级下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越显青翠,洞庭湖水越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 1 )这句话写的是那首诗中的诗句,这两句是?( 2 )是人的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________,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喻成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