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______,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______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______的欢呼。
( 1 )文段选自________。A________肃静 寂静 安静
B________宣告 宣布 宣读
C________热情 热烈 热心
( 3 )这三个自然段按_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程序。考点:
词义 句式衔接 课文内容理解 开国大典
答案:
( 1 )【第1空】《开国大典》
( 2 )【第1空】肃静
【第2空】宣读
【第3空】热烈
( 3 )【第1空】时间
【第2空】奏国歌
【第3空】毛主席
( 4 )A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短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神奇的蚂蚁
①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粒米拖进蚁穴,如果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②蚂蚁为何有如此惊人的大力气?昆虫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与肌肉的构造有直接的关系。肌肉产生的力气与肌肉的粗细成正比,而与肌肉的长度无关。一只非洲大象的体重要比一只蚂蚁重一百多亿倍,而它的肌肉只比蚂蚁粗几百万倍,所以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当然要比大象大得多。
③蚂蚁不仅是大力士,还是赫赫有名的“外科医生”。在南美洲圭亚那的印第安人部落里,当地的大夫做外科手术时,常用一种割叶蚁来进行伤口缝合,大夫先将病人的伤口对合,让割叶蚁咬住缝合口,再剪下蚁身。留下的蚁头就成了最好的羊肠线。它把伤口缝合得紧密无缝,伤口愈合后还不必拆线,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④白蚁虽食木毁房,给人类带来灾难,但它又是出色的“地质勘探家”,可以帮助人类寻找矿产。现代科学家对白蚁聚居的土壤进行光谱分析,发现土堆里有三十多种元素,其中最高的是硅和铝。在沙漠里,科学家还发现,白蚁常常深挖洞,找水源,经过化验,发现这种水中含有金属盐溶液。因此,只要观察沙漠中的白蚁洞,就可以了解矿物的储量及其分布情况。可见白蚁虽然对人类有害,但也有益。
( 1 )短文约50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为________分钟。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蚂蚁虽然力气大,但是跟大象比可差得远了。
②有的蚂蚁对人类有害,但也有益。
根据短文内容。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蚂蚁有惊人的力气,和( )有直接关系。
A.肌肉的软硬 B.肌肉的长度 C.肌肉的粗细
②为了说明蚂蚁的神奇,作者以( )两种蚂蚁为例子进行了介绍。
A.大头蚁和白蚁 B.割叶蚁和白蚁 C.割叶蚁和红蚁
( 3 )细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①本文是从哪三个方面说明蚂蚁的神奇的?(每方面回答不得超过8个字)
②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总结上文 C.引起下文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①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作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作“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竞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②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③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④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 1 )根据短文内容拟题,最合适的一个是( )么?
( 5 )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字左右)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