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刷脸时代

①走在大街上,不经意间闯了红灯,你的姓名、籍贯等就会被曝光。A.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做到,即使你遮住了脸部面积的2/3,人脸识别机器也一样能把你认出来

②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并自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合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即通常所说的刷脸技术。

③刷脸技术,正在快步走进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刷脸支付;回家或住酒店,刷脸开门;坐动车或飞机,刷脸进站;办社保或取现金,还是刷脸……

④就拿刷脸支付来说,刷脸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B.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不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⑤C.刷脸支付就像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各种机构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⑥在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深思。

【阅读链接】

针对隐私安全引发争议的“ZAO”

最近,一款名为“ZAO”的换脸软件在朋友圈刷屏,据了解,“ZAO”使用Al技术,用户只需要一张正脸照,就可以替换为影视作品等中的人物,生成以自己为主角的视频片段。但“ZAO”的用户协议条款却引发网友争议,部分人呼吁大家不要盲目跟风。

( 1 )刷脸支付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 第①段中提到闯红灯被抓拍的例子,是为了突出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B: 人脸识别已经完全覆盖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我们要看好自己的“脸”
C: “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
D: “刷脸支付”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有利有弊,我们要谨慎待之
( 3 )细读短文画横线的句子,先判断说明方法,再选择其中一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A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B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C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________句的好处是:________。

( 4 )第⑤段中加点词“有可能”能否删掉?为什么?
( 5 )细读⑤⑥两段,结合“阅凑链接”,发表你的看法。

“人脸识别”真是太方便了。以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用上它!

考点:

说明文

答案:

( 1 )【第1空】高安全性
【第2空】高实时性
【第3空】高准确率
( 2 )A,D
( 3 )【第1空】列数字
【第2空】举例子
【第3空】打比方
【第4空】A
【第5空】这句话用具体的数字,让人直观地体会到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性。
( 4 )不能。“有可能”说明了各种机构只是可能“正当”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去掉后说明各种机构均“正当”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与事实不符。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 5 )“人脸识别”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很容易使我们的信息泄漏,因此我们一定要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的信息。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读书莫放“拦路虎”

同学们在读书时,常会遇到一些生字。这些生字往往成为阅读的障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拦路虎”。有的同学由于怕麻烦,或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往往懒得去查字典,只是连估带猜地读过去了事。

这样做,不仅字音容易读错,而且字词的意思很难正确理解。如“衷心”本是出自内心的意思,有人将“衷心”读成“哀心”,就很有可能将这个词的意思误解了。再说,你这次见到“拦路虎”绕着走,说不定什么时候读书,它又会跑过来“拦”你的“路”。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便去请教它。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要是你一时读得高兴,想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先用铅笔把生字圈下来,待读完一个段落,再回过头来一个一个地从字典中去查找。

字要记得牢固,必须勤查字典。不少同学有这样的体会:在阅读中遇到一个生字,当时查字典,自己觉得已经掌握。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记忆又模糊了,于是再查字典。这样,经过多次反复,生字终于变成了熟字。由此看来,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 1 )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 2 )阅读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想想“拦路虎”指什么?“绕着走”是什么意思?
( 3 )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 4 )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或者说说你有哪些良好的读书习惯?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嫦娥奔月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

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苦难。后羿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他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

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儿都很敬重他。很多人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武艺。有个叫逢蒙的,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一天,昆仑山上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哩。可是,后羿不愿意离开嫦娥,就让她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去,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于是,她便机智地与逢蒙周旋。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眼看就要搜到百宝匣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后羿外出回来,不见了妻子嫦娥。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 1 )“嫦娥奔月”中的“奔”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奔”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应该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①奔走;急跑②赶忙或赶急事③有目的直往,趋向)
( 2 )根据意思从文章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________

什么都不顾。________

( 3 )读了文章,你认为下面三个人物各有什么个性和品质?请各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

嫦娥:________ 后羿:________ 逢蒙:________

( 4 )写出嫦娥飞向月宫时凄美景象的句子。
( 5 )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

鲁班智扶斜宝塔

相传,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聪明、最能干的工匠。他原名公输般,因为是春秋末期的鲁国人,鲁班就成了后人对他的称谓。

一次,他来到吴国姑苏城,人间天堂,( )名不虚传。古城楼塔,次第排列,茶馆酒肆,热闹非凡。鲁班游兴倍增,揣摸着苏州建筑的特点,迷乐其间。( )一阵嘈杂的吵闹声传来。鲁班循声望去,只见前面一块绿草如茵的空场上,高高耸立着一座新建的宝塔。塔前围着一群人,吵吵嚷嚷,不知干什么。他慢慢走过去,拨开围观者,看见一个身穿绸缎、头戴高冠、腰系香袋的老人正在发怒,青筋暴绽,瞠目竖眉,大有气冲斗牛之势。老人对面蹲着的一个中年人,双手抱头,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鲁班好生奇怪,一询问才知道事情的究竟。

那位老人是当地有名的富翁,为积善行德,准备修建一座宝塔,流传千古。

这项工程由那位工匠承接。运木起造,精心筹划,经过近三年的辛苦劳动,宝塔终于建成。可是不知怎么搞的,宝塔( )建成,可不管横着看,还是竖着看,总是倾斜的。经过测量,宝塔的确倾斜近十度。人们对此摇头相视,指点议论。富翁认为造塔反招非议,很是生气,也有损他的功德圆满,因此,亲自找工匠算帐:要么推倒重建,要么把宝塔扶正,否则,要送官府严办。

这可难住了工匠,如果要推倒重建,自己就是卖儿卖女,倾家荡产也无法承受经济压力;如果把塔扶正,这也办不到,因为宝塔尽管是木质的,可( )有约百万斤,只能望塔兴叹。

鲁班绕着宝塔仔细瞧了瞧,又看了看一筹莫展的工匠,走过去安慰道:“你不要着急,只要你给我找点木料来,我一个人用不着一个月就可以把它扶正!”

工匠一听,半信半疑,可也没有别的办法。于是他扛来木料,带着一丝希望等待着。而鲁班呢,他也不让人插手帮忙,将扛来的木料砍成许多斜面小木楔,一块一块地从塔顶倾斜的一面往里敲,使倾斜的一方慢慢抬高。这乒乒乓乓,起早摸黑干了一个月,宝塔果然直立起来了。

工匠感激地问鲁班:“恩公,你这样补救为啥能使宝塔直立?”

鲁班答道:“由于斜塔是木质的,属穿斗结构,各部件之间的拉扯比较结实,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可以用打木禊的办法加以扶正。而木楔又是斜面的,既比较容易往里打,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打进去后又可抬高塔的倾斜面的高度,使塔不再倾斜。”

( 1 )把下列词语恰当地填人文中的括号里。

忽然 依然 虽然 果然

( 2 )相传,鲁班是我国古代________的工匠,后人称他为鲁班是因为________。
( 3 )老人发怒的原因是________;工匠为难的原因是________。
( 4 )鲁班是如何把塔扶正的?
( 5 )斜塔变正的原理是什么?
( 6 )你还知道哪些鲁班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个吧!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